技术创新工程简报第14期 总第149期
日期: 2014年07月31日 11:05      
【字号:

本期导读:

    · 科技部、财政部公开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和引导基金项目立项

    · 广东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决定

    · 云南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 青岛制定国内首个科技成果挂牌交易规则

    · 国外动态 欧盟国家兴起网络公众集资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


科技部、财政部公开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和引导基金项目立项

  
   科技部、财政部根据《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经有关专家和单位评审、评估,已完成2014年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引导基金和中欧国际合作项目立项的审定工作。

  2014年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和引导基金项目立项共计3825项,中央财政预算计划安排资金34.8437亿元。其中科技创新项目2386项,计划安排资金19.8437亿元;科技服务项目954项,计划安排资金10亿元;引导基金项目485项,计划安排资金5亿元。

  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欧国际合作项目共计112项,全部为无偿资助项目,中央财政预算计划安排资金3亿元。其中研发项目108项,计划安排资金29890万元;交流项目4项,计划安排资金110万元。

 

广东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决定

    广东省将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聚焦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等8大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抢占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6月21日正式印发的《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出台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措施。《决定》明确,到2020年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经济形态基本建成,努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全面转变,主要创新指标达到或超过中等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第一个颁布实施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广东再一次发挥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发展试验田作用。
    广东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区域创新能力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更有条件、机遇更大。广东改革创新的经验表明,改革创新是近三十年来广东现代化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强大动力。特别是十多年前,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实现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历史性跨越。广东深刻认识到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解决广东区域发展不协调等深层次矛盾和结构性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2013年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专门针对科技改革创新发展深入开展了专题调研,并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创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决定》作为全国第一个颁布实施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它是广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索改革发展与创新驱动荟萃融合的新硕果,也是站在新的起点以世界眼光谋划广东科技改革创新的新思路、新举措。
《决定》在全面梳理广东科技创新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主线,以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核心,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协同创新、产业创新、转化应用、环境建设等6个全面重点推进、精准发力,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打掉科技体制改革路上的“拦路虎”。
     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决定》强调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我省将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制定全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重点聚焦并力争突破计算与通信集成芯片、移动互联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抢占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
     广东的产业大多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必须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来实现转型升级。在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决定》要求把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如遴选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产业导向类科研项目。实施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计划,到2020年大型骨干企业普遍建有企业研究开发院。要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引导作用,通过贷款贴息、研发资助等方式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此外,《决定》提出实施原始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积极发挥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生力军作用,加强重大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研究部署,实现重点突破,力争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领跑者”。首次在省级政策层面提出探索实施创新券制度。实施省级科技业务管理阳光再造行动,全力打造广东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
    《决定》提出,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2.8%,技术自给率达78%,每百名R&D人员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0.7件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件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左右。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超过7%。
    值得关注的是,《决定》起草中始终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结合,坚持科技改革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坚持着眼当前和谋划长远相结合,坚持全面部署和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盘活存量和用好增量相结合。《决定》明确既要让市场在科技创新活动各个环节“说话”,强化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但也不否定或弱化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而是推动政府从主导创新向服务创新转变,把两者更好的结合起来。这些新举措有助于破除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云南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2013年5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印发了《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云发〔2013〕8号),出台30条突破性政策,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
    一、云南省科技厅积极制定各项政策的实施细则,切实解决“政策落地”问题
    云南省科技厅及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便于政策的具体操作和落实到位。目前,《云南省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牵头单位工作经费补助暂行办法》(云南省科技厅公告第28号)、《云南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资金补助暂行办法》(云南省科技厅公告第29号)、《云南省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投资项目补助办法》(云南省科技厅公告第30号)、《云南省重点新产品开发补助办法》(云南省科技厅公告第32号)、《云南省企业购买重大科技成果补助办法》(云南省科技厅公告第33号)已正式发布实施;其他实施细则正在修改完善和抓紧研究制定中。
    二、各州(市)结合实际出台政策文件,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力度
    全省16个州市中,昆明、楚雄、红河、文山、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制定了贯彻落实文件,结合本地实际,在科技投入、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型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及团队激励等方面出台新政策。如各州市都提出了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具体目标要求;普洱、西双版纳提出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与创业投资基金;昆明设立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工信、科技项目库企业提供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发生的损失给予一定补偿;各州市均安排相应的资金用于本地各类科技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及团队的培育和建设,对通过相应省级、国家级认定的,再给予一定的补助或奖励;文山提出科研院所、农业、卫生等事业单位可以用总编制20%的指标,由单位专门用于招聘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楚雄在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中单列高端科技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引进高端科技人才,还提出选派干部到县市、乡镇挂职推动地方科技创新工作,探索院所长招聘制、关键技术岗位年薪制、成果转化奖酬制等。
    三、政策落实工作取得实效
    (一)引进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落户云南。支持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设立云南华大基因研究院,依托华大基因研究院已有的先进海量基因组学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在云南建设国内一流的基因组信息数据存储、处理及分析中心和新一代测序平台、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并结合云南物种多样性特点开展生命科学、生物产业研究工作,提升云南生物产业及健康民生事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省科技经费对研发机构落户云南的补助500万元已拨付到位,带动投资2500万元。
    (二)培育建设“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稀贵金属综合利用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培育建设任务,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目前,对新认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500万元的研发补助经费已拨付到位。
    (三)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开展。经过积极争取,贵金属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列入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将按《云南省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牵头单位工作经费补助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对两个联盟的牵头单位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的经费支持。
    (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开展了初创期优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筛选和扶持工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企业30家,每家给予10万元研发补助资金。
    (五)开展院士专家工作站相关工作。2013年新建2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其中院士工作站21个、专家工作站5个(企业12个、院所4个、高校4个、医院6个)。截至2013年,云南省共建6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涉及高原特色农业、生物、新材料、光电子、电子信息、食品、林业、医疗卫生等领域。2013年度,共安排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经费4590万元。
    (六)引进高端科技人才13名。2013年,经初评和复评,共推荐13名人选为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正式调入和全职引进9人,柔性引进4人),安排省科技计划经费2620万元。
    (七)立项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项目。立项支持了“10万人份容量成体干细胞库建设及应用开发平台”、“年产3000吨高阻隔药品软塑包装膜产业化”、“110万套电力线载波通信智能控制模块产业化”等3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项目,投入科技经费580万元,拉动项目承担单位投资10017万元,促成了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携带资金和科技创新成果到云南成功创业。
    (八)开展科技与金融结合相关工作。启动了科技金融结合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经审核,共有7个州市组织推荐的3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机构将获1243.05万元财政资金补助,拉动银行贷款近8亿元。其中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和中间费补助;2家创业投资机构、4家担保机构、2家银行获得风险补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贷款担保费补助20家。

 

青岛制定国内首个科技成果挂牌交易规则

    近日,青岛市技术交易市场正式推出科技成果挂牌交易规则,这是我国首次在技术交易市场,出台科技成果的技术产权交易的规则。首批挂牌项目40项,主要来自青岛科技大学和部分技术转移机构。
    交易规则是技术交易市场的基本制度,解决了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中信息不对称、产权不清晰、商业模式不明确的问题,明确了技术供给方、需求方和科技中介三方责任和义务,确立了三方的商业模式和利益。交易规则让创新能够被赋予价值,让社会资本像炒股票一样炒技术,将极大促进科技成果产品化、商品化、资本化和证券化的进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青岛市下一步将研究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管理办法,组建参与技术交易的基金,联合技术转移机构和社会投资基金,参与技术交易,以做市商的模式,活跃技术市场交易。拥有规范的交易规则和活跃的交易基金,青岛市技术交易市场将成为全国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环境最好的技术交易市场,吸引社会资本,买卖全国科技成果,打造成立足青岛、服务山东、辐射全国、连接全球的技术交易市场。

国外动态

欧盟国家兴起网络公众集资

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

     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期间,伴随着金融银行业贷款业务的紧缩,一种在互联网上的公众集资(Crowdfunding)方式,在欧盟成员国快速兴起。据统计,2012年,欧盟约50万个项目在互联网上实施公众集资获得成功,共集资7.35亿欧元,集资总额比2011年上升65%,预计2013年集资总额可达10亿欧元。网络公众集资对各种不同类型的项目具有潜在的影响力,但以其灵活的投融资方式相对集中于创新型、新颖性、新创意的产品开发和微企业创业,涉及的领域侧重于信息化、科技、文化和社会公益类行业企业。例如,西班牙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通过网络公众集资成功实施的2800个创业项目,直接创造了7500个“公众集资就业”(Crowd-Jobs)岗位。一定意义上,网络公众集资已成为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SMEs)发展的风险基金或“天使基金”的相互补充。
    互联网“公众集资平台”(Crowdfunding Platform)协助企业或创业者,通过互联网将需要投资的项目同广大的社会大众投资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下5种不同的投融资形式或组合,是平台采用的最主要集资方式,作为平台集资成功与跟踪管理的成本代价,平台收取一定比例佣金。5种投融资形式分别为:1)捐献(Donations),简单的资助项目资金贡献,一般无任何投资回报;2)基于奖励的公众集资(Reward-Based Crowdfunding),在项目成功赢利时其捐献资金有可能得到一定的奖励回报,如集资拍电影;3)预销售(Pre-Sales),为资金捐献者提供集资开发出的新产品;4)公众集资贷款(Crowd-Lending),贷款企业承诺归还资金捐献者的本金,包括一定的利息或无利息;5)公众集资投资(Crowd-Investing),利用捐献者资金创办新企业,以股权的方式共担投资风险和共享企业红利。
    但欧委会指出,网络公众集资存在6大风险:1)平台或项目发起人的提案,存在广告式误导嫌疑;2)平台处理款项的透明度,可否确保回收资金的返还;3)舞弊风险,如收集的资金不用于指定的用途;4)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法规产生的法律不确定性;5)投资风险,无赢利投资风险或项目失败资本损失风险;6)退出选项机制的缺失(流动性风险)。
    为此,欧委会正在同成员国紧密合作,拟在欧盟层面推出必要的政策措施,致力于最大化公众集资社会效益和最小化不确定风险因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