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创新战略布局开启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日期:2014年08月18日      北京商报
 
  

    8月15日,由科技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协同创新 应对挑战——京津冀在行动”科技专题展落下帷幕。北京展区所展示的45个协同创新案例,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

    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京津冀在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崛起中担负着重大使命。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

    北京科技助力京津冀一体化

    在这次展览中,北京展区所展示的45个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案例,是北京市科委以“四促”机制(促联合、促对接、促转化、促市场)突出京津冀三地的协调机制、上下游产业链条联动机制和市场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果。按照项目的分类,展览设计了“一条主线、三大板块”来展示。“一条主线”主要展示的是北京技术市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情况。“三大板块”包括了“机制协同、产业协同、发展协同”。这三个协同展示了北京市科委在京津冀科技合作中的探索、实践和成效。

    特别是全球首个年参评数量突破6000件的设计奖项——红星奖的参展,吸引了诸多关注的目光。“2014年,中国设计红星奖共有20个国家1600家企业的6000多件产品报名参评,继续超过德国红点奖4800余件的征集数量,成为全球首个年参评数量突破6000件的设计奖项。” 北京市科委工业设计中心主任陈冬亮表示,红星奖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工业设计奖,已经成为北京市科委在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区域协调发展、服务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长期工作抓手。

    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新格局

    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需要优化科技创新格局,协同破解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北京商报记者在展会上了解到,未来,京津冀三地将找好自我定位,协同发展。

    北京,坚持和强化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技术创新总部聚集地、科技成果交易核心区和全球高端创新型人才中心;天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高水平现代化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创新创业示范区;河北,打造京津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区和科技创新功能拓展区、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聚区。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布局

    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发展,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主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目前京津冀已开始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

    未来,北京将牢牢把握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跳出北京看北京,把北京工作放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积极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经济圈;天津将认真做好城市定位错位融合、发展环境优质高效、城市群功能完善宜居这三篇文章,积极推进京津冀抱团发展,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河北将充分发挥现有潜力,形成新的增长极。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河北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强与京津在城市布局、产业互补、交通互联、生态共建等方面的对接协作,加快实现河北转型升级、绿色崛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 邮编:100862 | 地理位置图 |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