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屠呦呦获诺奖 一个“迟到”的大奖是怎样炼成的?
日期: 2015年10月06日 17:44       科技日报
【字号:

    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报道称,此次奖项是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主管乌尔班·兰达勒颁发的。以上三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新疗法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屠呦呦获诺奖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诺奖,女科学家,土生土长未出国不会英语的科学家,未获院士的科学家,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国际期刊)的科学家,中医科学家。

    其实,早在2011年,被称为诺奖前奏的“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就授予了这位中国女科学家,科技日报为此进行了专访。一位仅有大学本科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头顶上更无两院院士头衔的科学奖何以摘得医学界的学术桂冠?中国科技网特刊发此文以飨读者。

    标题:屠呦呦获奖 一个“迟到”的大奖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陈磊

 

    日前,2011年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拉斯克奖第一次花落中国本土科学家,是我们大家应该庆贺的事情,也终于给屠呦呦应有的肯定。”昨晚,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重要功臣

    屠呦呦获奖的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据了解,屠呦呦已经赴美参加9月下旬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典礼。工作人员称,她基本不用手机和电子邮件,记者未能与她取得联系。

    其实早在此前,饶毅发表博文介绍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和发现砒霜中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治疗作用的张亭栋。文中指出:“中国肯定张亭栋和屠呦呦等,不仅是对于他们迟到的感谢,也有利于中国和世界认识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

    其时,屠呦呦其人其事沉寂多年后才逐渐进入公众关注的视野。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69年加入到一项名为“523任务”的项目中。

    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会议。代号为“523任务”的计划就此启动。该项目就是要尽快研制出能在战场上有效控制疟疾的药物。其长远目标是通过筛选合成化合物和中草药药方与民间疗法来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

    在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组成的数百人队伍中,屠呦呦成为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523项目”也与“两弹一星”成为中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实施举国体制的成功案例。

    历史记载认为,青蒿确实可以治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但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屠呦呦的课题组也观察到青蒿的效果,但水煎剂无效、95%乙醇提取物效价仅30%—40%。1971年,屠呦呦本人的一个关键作用是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其提取物抗疟作用达95%—100%,这一方法的提出立即导致发现青蒿的高效性。”饶毅撰文指出。

    “根据对青蒿素发现历史的分析,也存在很多争论,但无异议的是,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饶毅认为。

    1981年10月,屠呦呦在北京代表“523项目”首次向到访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员汇报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引起国内外代表们的极大关注。

    为什么屠呦呦得到的认可远低于她本人的实际贡献?“其实,屠呦呦在中医药界有一定的知名度,获得的荣誉也很多。”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副局长、屠呦呦的朋友明廷华告诉记者,“那是一个‘突出集体,不要突出个人’的时代,青蒿素当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奖的是6个合作单位,屠呦呦就是第一个单位的课题组长。”

    “她看不惯现在很多人做科研不踏实、不愿坐冷板凳”

    几十年后,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再次点燃了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因为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拉斯克奖确实是国际大奖,有些人认为它是诺贝尔奖前奏,有些人更认为它比诺贝尔奖更准确。目前拉斯克奖委员会的学术水平,肯定高于诺贝尔医学奖委员会。”饶毅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我希望张亭栋和屠呦呦能够合得诺贝尔医学奖。希望他们健康长寿。”

    屠呦呦获奖也引发了科研人员对发现青蒿素这一段过往历史的关注。

    在当时特殊的经济和政治条件下,一群非顶尖的科研人员为何取得重大性的原创成果?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协作攻关;任务导向,没有论文考评指标;利用中药优势,承古融今……答案不一。在明廷华看来,屠呦呦个人能力不能否认。“她是一个执着的人,业务基础好,获奖是名至实归。当时做青蒿素的时候她自己也没有把握,但非要攻下来不可,亲自到海南岛疟区恶劣的环境里搞实验,经历了多次失败。无论外界环境重视不重视中医,她自己都坚持做下去。”

    明廷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屠呦呦也经常感慨,说现在很多人做科研不踏实,不愿坐冷板凳。她不仅批评科技界追求功利的浮躁之风,对学术造假等不端行为更是深恶痛绝。

    明廷华说,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还指导几个研究生,虽然已是81岁高龄,仍思维清晰,也经常参加学术活动。他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米勒和苏新专推荐屠呦呦参评时,屠呦呦已经很坦然:“得不得的上没关系,我用平常心对待。”

    两天前,米勒和苏新专在《细胞》上发表题为《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的文章称:“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毫无疑问地得出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教授是发现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

    颇耐人寻味的是,获此殊荣的屠呦呦仅有大学本科学位,无海外留学背景,头顶上更无两院院士头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