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至立:在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日期: 2004年11月02日 19:43      
【字号:

20041028日)

  同志们:

  科技部专门召开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旨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会议十分重要。刚才听了几位县(市)领导的发言,很受启发,也深受感动。长期以来,一大批科技人员和管理干部以推动科技造福广大民众为己任,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为我国科技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此,我代表国务院,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辛勤工作在基层科技战线的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县(市)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各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进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采取了科教兴省、兴市、兴县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大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星火计划实施18年来,推广了几万个技术项目,培训农民上亿人次,为农村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和农民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火炬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县(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也都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繁荣县(市)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科技进步提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目前县(市)基层科技工作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已成为国家整体科技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我们应当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县(市)基层科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加强县(市)基层科技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五个“统筹”。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总结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经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来的战略指导方针,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原则。县(市)是我国功能相对完备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层次。全国90%%以上的国土面积,80%%以上的人口,都包含在县(市)范围内。中央高度关注的“三农”问题,更是需要通过县(市)这一工作层面加以解决。在县(市)这一层面上,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生态环境恶化、农民收入较低等问题更为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大,主要根源是中西部县(市)特别是广大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落后,而科技水平的差距则是影响这些地区生产力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难点在县(市),重点在县(市),希望也在县(市)。因此,加强县(市)基层科技工作,是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到基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举措。

  2.加强县(市)基层科技工作,是使科学技术充分惠及亿万人民的重要利民工程。

  我们党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先进生产力转化为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包括把现代科技成果变成惠及广大人民的财富。科技进步的目标不仅要“顶天”,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有所创造、有所作为,而且还要“立地”,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科技、理解科技、运用科技,充分享受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无尽福祉。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占领科技制高点和实现跨越发展是国家目标,提高基层科技发展能力和实现科技富民同样是国家目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键是实现广大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小康。对此科技工作不但使命重大,而且大有作为。目前,基层广大群众对科技的需求十分迫切,要求加强基层科技工作的呼声十分强烈。我们要顺应这种要求,把科技富民作为重要任务,依靠科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真正落实到基层。

  3.加强县(市)基层科技工作,是依靠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也有赖于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有赖于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农业生产与经营体系,有赖于千百万农民群众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科技兴则县(市)兴,只有把科技进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将其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经济社会发展才有活力、有希望,才能后来居上。抓住了科技进步,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害。因此,县(市)科技工作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4.加强县(市)基层科技工作,是国家科技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内容。

  县(市)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学普及等为主要内容,是国家整体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科技投入最能直接见效的地方。科技部调查发现,基层科技活动的投入不大,但往往可以产生数倍、数十倍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甚至可以取得富有价值的科技创新突破。一个几万、几十万元的科技示范和推广项目,往往可以带动大批农户致富,可以有力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之,县(市)科技工作直接面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国家科技工作的主战场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十分重要。

  二、把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作为县(市)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

  加强县(市)科技工作,首先必须明确其定位和重点。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是县(市)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和鲜明特点。实践证明,结合当地实际,把国家、省市和其他地方已经取得的先进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就会取得显著成效和效益,这是许多科技先进县(市)的基本经验,也是县(市)科技工作的基本规律。

  长期以来,一些县(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市)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关键不在于缺乏先进适用技术,而是缺乏有利于科技成果及时传播和转化的途径、平台和机制。据科技部调查了解,目前许多县(市)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条件相当落后,突出表现在: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经费不足,政府引导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不强;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出现“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技术服务能力和科技推广力量薄弱;科技人员知识老化,人才流失十分严重。据统计,全国30%%的县(市)科技经费很少或没有科技经费,6%%的县(市)难以开展科技工作。近1/3的县(市)可支配的财政科技拨款在10万元以下,其中400个县(市)科技管理部门没有可支配的科技拨款。因此,加强县(市)科技工作,一定要围绕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增强县(市)获取、扩散科技成果的能力,拓宽先进技术向基层转移的渠道,加速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1.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特别把服务于“三农”作为加强县(市)基层科技工作的重点内容。

  从90年代后期起,按传统方式追加农业投资已不能有效带动农业收益增长,也不能有效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已是一个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

  县(市)农村科技工作要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重要任务,大力推广先进成套的农业技术,加快现代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要通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进一步依靠科技提高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和质量。要通过支持龙头企业科技进步、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等基地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农业专题战略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例仅为0.4∶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3∶1的水平。因此,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转化推广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大有前途。要通过继续深入实施星火计划及“星火富民科技工程”,大范围推广农产品和农村资源加工技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要围绕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生态环境、推动农村小城镇建设等,加快相关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确立和完善,我们还必须下决心改革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不仅要强调农业技术的引入和推广,更要注重把技术与信息、人才、资金等其他各种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强调生产环节的服务,更要注重把服务内容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一的技术服务向综合性服务转变。此外,还要加大对广大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

  2.把引导、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县(市)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

  依靠科技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据科技部的调查,近年来许多县(市)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条件,形成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依靠科技,发展羊绒产业,成为闻名世界的羊绒衫生产基地。青海金诃藏药,依靠科技,通过规范化与标准化生产,壮大了产业规模,推动藏药走向世界。江苏连云港依靠科技创新,形成了70多亿的硅产业生产规模。甘肃会宁、定西等地利用苦咸水资源,发展温室白灵菇等高档菇类,产品远销广东、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在浙江、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蓬勃兴起,都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地方科技工作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结果。

  我国最大的国情之一就是区域之间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显著差异。全国2800多个县(市),可以说绝大多数县(市)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条件和优势,都有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可能性。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是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和载体。我们要紧密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技术要素与自然资源要素、人力资源要素、资本要素的有机结合,培育区域特色支柱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结构升级、竞争力提升。要坚持通过营造科技产业化环境、加强科技产业化示范等途径,通过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或项目支持等方式,为地方特色产业的发育和成长提供有效支撑。要依托县域优势农业和其他资源,重点支持能够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市场前景看好、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性强、辐射面广、能够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和农村资源深加工的产业集群。

  3.把服务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县(市)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往往少数几家企业的技术创新状况,就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全县科技工作的格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大量集中在县(市)区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从而将对县(市)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县(市)科技工作要把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重要任务,通过支持龙头企业科技进步、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等基地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县域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推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

  当前,重点要在县域范围内不断优化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从信息、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基层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在制定各类科技创新和产业规划时,应当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真正提高企业在技术进步方面的主体地位。

  4.把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加强县(市)基层科技工作的突破口。

  科技信息不灵、信息滞后、信息失真的问题,仍是制约先进技术进入农村、企业的瓶颈。因此,要加快信息化步伐,把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加强县(市)基层科技工作的突破口。当前,县(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要重点抓好两头。一是要在国家层面上抓好各项国家计划、各部门、各地方先进适用技术信息的集成,建立综合性、便于基层应用的科技信息数据库,实现全国各地技术信息共享。二是要抓好县(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县(市)科技信息平台建设。注重集成现有专业信息网,实现与国家和地方科技信息网和技术数据库的连通,发挥技术信息“中转站”、“二传手”的作用。特别要重视解决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将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延伸到县,有条件的地方到乡镇、村、龙头企业和专业户。

  三、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县(市)科技工作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做好县(市)科技工作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墨守成规是没有出路的。许多科技方面的制度创新往往来自于基层的创造。在推动基层科技工作上,重视基层广大干部、科技人员的首创精神,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和尝试,大胆突破一些传统思想和体制的束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有效作用,努力构建新型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原有的科技服务体系很难满足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以公共科技服务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网络式结构为特征的新型科技服务新机制,已成为有效推进县(市)科技工作的客观要求。首先,要整合县域内各类科技资源。建立健全县域科技工作协调机制,打破部门之间相互分割的格局,使各方面科技资源协调互动,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于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广大农民,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科技人员服务与乡土自身人才服务相结合、科技服务与其他服务相结合,以多种形式为企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第三,要千方百计利用国家、省市各类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科研力量,通过科技成果转让、委托研究、合作开发、科技人员引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和研究开发基地等,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问题。第四,要改革和重构基层科技服务体系,重点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等各类科技中介组织发展,形成多元化、市场化、快捷高效的科技服务新格局。

  此外,要积极促进各类新型农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建设、新型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农村信用体系、保险体系等建设。特别要积极发展农民科技组织,使广大农民和企业能够方便地掌握所需技术。

  2.积极推广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等经验和模式,吸收更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建功立业。

  近年来,科技部在中西部地区大力推广“科技特派员”和“农业专家大院”等模式,引导大批科技人员下到农村,为农民提供技术、管理、营销等综合服务,创办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这些新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其突出特色在于它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鼓励科技人员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等形式,与农民群众尤其是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回报机制。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探索,也是我国基层科技工作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重要成果。我们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推广这些既体现市场经济原则,又能够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受到农民欢迎的好经验、好做法,动员、激励一大批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奋斗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建功立业。

  3.充分发挥科技管理部门的作用,强化县(市)科技部门的服务和管理职能。

  县(市)科技管理部门是县(市)科技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有为才能有位”。各地县(市)科技主管部门都应当从实际出发,振奋精神,深化改革,强化科技综合服务能力。第一,要积极做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第二,要做好地方科技进步的统筹协调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汇集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形成县域科技工作繁荣发展的新局面。第三,要努力抓好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整合面向企业和农村的技术资源,协调和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工作,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第四,要营造促进县域科技进步的政策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广泛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和先进实用技术,不断增强县(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化能力。

  四、加强对县(市)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加强县(市)科技工作,要坚持以地方为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给予大力支持,形成各方面力量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基层科技工作的良好局面。

  1.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县(市)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实行“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责任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当高度重视县(市)科技工作,把科技发展目标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要把“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县(市)党政主要领导都应当亲自抓1~2件事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科技示范工作,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要把年富力强的同志选派到科技管理岗位上,形成一支富有战斗力的科技管理队伍。要为科技进步创造良好条件,为科技人员解除工作和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使优秀科技人才能够引得来、稳得住、下得去,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2.国家和省、地有关部门要集成科技资源,向县(市)延伸,为基层服务。

  目前,国家各级科技部门都有相应的科技计划和资源。从总体上看,这些科技资源的配置还比较分散,难以在县(市)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实现集成。科技部要重点通过星火计划协调集成各方面资源,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县(市)科技工作的支持力度。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应当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县(市)科技工作的开展。

  要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和有效机制,形成与县(市)科技需求的对接,引导和鼓励广大科研人员、高校师生更多地到农村和企业去,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发挥国家和地方各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探索建立每个高新区对口帮扶1~2个县(市)科技工作的机制。总之,要使各种知识要素不断向县(市)基层输送和传播,为基层服务。各县域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3.切实加强对县(市)科技工作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县(市)科技工作直接面向广大农民和中小企业,主要任务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为社会提供基本的科技基础设施平台,提供科技信息、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这既是政府最基本的公共职能,也是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最近,国家财政部已经明确,今后每年将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专项中增加1亿元经费,专门用于支持基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另外,今年国家财政将增拨1亿元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县(市)科技试点工作,明、后年还将滚动增加到2亿元和3亿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设立相应的专项经费,并要注重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同时,要严格规范科技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有限的科技经费真正用得其所。增加的科技投入主要用于改善县(市)科技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

  同志们:

  县(市)科技工作是全国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部把2004年确定为“县(市)科技工作年”,取得了可喜成绩,充分反映了国家对县(市)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加强县(市)科技工作不是一个短期的安排,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真正见到实效,见到成果。希望各地方、各有关部门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进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使县(市)科技工作面貌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县(市)科技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技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