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星火科技示范 深化龙头企业创新 促进内蒙古农牧区区域经济发展 (内蒙古)
日期: 2003年06月02日 00:00      
【字号: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实施星火科技的17年,在提高农民素质,调整农业与农村产业结构,为建立农村新的产业体系和科技体系,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为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科技创新促进发展的时期,新的时代与环境赋予星火计划更丰富的内含,同时又提出更高的要求,星火计划工作必须从政府行为逐步向市场行为转变,用创新的观念去组织实施,为提高我区农牧产品的竞争力,走出一条符合我区发展实际的特色之路。

一、"十五"星火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

  农牧业是我区主要支柱产业。因此,农牧业和农牧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及农牧民收入的增加,都迫切需要提高农村牧区科技创新能力。加入WTO以后,科技创新能力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十五"期间,内蒙古的星火科技工作要以"三个代表"思想和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精神为指导;坚持面向农牧业、农牧区和农牧民;坚持依靠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统一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创造环境与重点示范相结合;营造科技产业化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星火计划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区域性星火科技示范,重点扶持一批星火龙头企业;促进农牧业上和农牧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农牧区城镇化和农牧民知识化,加速农牧区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十五"星火科技工作的发展目标

  "十五"期问,通过重点扶持星火龙头企业和加强区域性星火科技示范,促进农村牧区科技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不同类型农牧业特色区域经济的高水平发展;通过推广普及农村牧区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通过加强农牧业科技发展的环境建设,促进农牧区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通过技术培训与示范,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

重点扶持30个左右具有产业特色的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和20个左右外向型星火企业;组织实施40-50项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创建12个自治区级星火科技示范县;创建5个自治区级农牧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建设5个自治区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努力开展农牧区信息化示范;建立多层次社会化的星火梯级培训体系。

三、"十五"星火科技工作的重点

  1、重点扶持一批星火龙头企业

  加大龙头企业的建设力度是加快农村牧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最有效途径。进一步面向市场,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大优势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项目的建设力度,带动了农牧区基础产业的生长发育,形成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链条,如乳(奶牛)产业、肉(肉牛、肉羊)产业、绒毛产业、沙棘产业、肉禽产业、饲料产业等等。涌现出了伊利(乳业)集团、蒙牛(乳业)集团、金河(饲料)集团、草原兴发集团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大中型龙头企业,在全区各盟市形成了一批以养殖、种植业为基础,以饲料、设备工业为配套,以农畜产品加工业龙头的农牧业支柱产业。从而加快了农村牧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十五"期间,要以扶持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通过"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发展,大幅度提高农牧业整体效益,带动农牧民致富。要组织实施40个星火重点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加快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改造升级,促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畜产品的转化增值,使农畜产品深加工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成为新时期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从加速企业技术进步入手,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产品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实现星火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要依托企业和企业群体,形成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并实现产业升级。重点扶持30个自治区级星火龙头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全区星火产品科技含量,创立一批星火名牌产品。重点扶持20个星火外向型企业,以增强星火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加强区域性星火科技示范,促进不同类型农牧业特色区域经济的高水平发展

  "十五"期间,要以不同类型农牧业特色星火技术密集区、星火科技示范旗(县)、农牧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农村牧区科技信息服务示范网的建设为主要内容,加强区域性星火科技示范建设,促进不同类型农牧业特色区域经济的高水平发展。

加强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是促进县域经济规模发展和农牧区小城镇建设的有效模式。目前,我区有5个星火技术密集区,其中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3个:呼和浩特市托克托星火技术密集区、赤峰市松山星火技术密集区、锡林郭勒草原黑城子星火技术密集区,自治区级星火技术密集区2个: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星火技术密集区、赤峰市宁城县星火技术密集区。这些星火技术密集区的建设,促进了5个县域经济的规模发展和农牧区小城镇建设,5个星火技术密集区均以星火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且各具特色。如:呼和浩特市托克托星火技术密集区,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形成种养加循环增值的"龙"型经济产业链;赤峰市松山星火技术密集区,以乡镇工业为支柱,形成铸造、建材、城郊畜牧业基地等支柱产业;锡林郭勒草原黑城子星火技术密集区,以肉乳加工、绒毛加工、皮革毛皮加工、畜副产品加工为市场先导产业,形成加工、经营、专业户生产基地一条龙的畜牧业示范产业。"十五"期间,要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以技术集成和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通过科技规划、示范、技术转移、培训、信息传播和服务为一体,加强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农牧业、农村牧区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大幅度提高农牧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村牧区整体经济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示范。使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在农村牧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县域经济中,整体科技实力弱是制约我们西部地区发展的主导因素,在"十五"期间,要以可持续发展示范为重点,进行星火科技示范旗县建设。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注重以项目为纽带,以科技示范为手段,以科技示范基地为立足点,以农牧民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建设12个不同地域类型星火科技示范县。

  城镇化是农村牧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十五"期间;以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为目标,在全区选择5个不同特色、规划科学、功能完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小城镇进行示范,探索不同区域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模式,为全区小城镇健康发展提供示范样板。积极引导小城镇建设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完善小城镇建设的技术体系、结构体系。推动农村牧区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信息化,是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载体。"十五"期间,要在全区选择2个盟(市)、5个旗(县)进行信息化示范。要以农村牧区科技信息服务网示范建设为重点,运用现有网络资源构建智能化农村牧区科技信息平台;整合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强化信息技术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渗透,建立农牧民技术服务体系、企业信息服务体系、星火计划管理服务体系三大农村牧区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信息进村入户,促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信息进程。

四、"十五"星火科技工作的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对星火计划工作的领导

  要不断提高星火计划对全区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各级专门负责组织、实施星火计划的管理机构。"十五"期间,在国家加强对星火计划的宏观指导和环境建设前提下,要求自治区各级地方政府都要重视星火计划政策环境建设,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积极组织开展星火计划工作。

  2、加大对星火计划的投入力度

  根据星火计划发展的需要,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开放式的联合,广辟渠道,扩大资金来源,特别注意调动计划、财政、金融、税收等行业参与星火计划实施的积极性,积极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积极引导各级政府加大对星火计划的投入力度。并加强星火计划与其它科技计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对于可形成产业化的项目做到配套安排,持续支持,不断扩大星火计划的资金来源、技术来源和技术储备,从而提高技术水平。

  3、营造良好环境

  为了充分用好用足国家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快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的进度,并允许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型星火龙头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加大发展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科技中介机构的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吸引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带到农村牧区进行转化,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研究开发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科技项目,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进行表彰奖励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以促进星火计划更好地实施。

  4、建立新型的星火计划运行机制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力度,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科技人员、企业家和农牧民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等方面,是一步完善星火计划管理办法,探索科学化、程序化的决策机制及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机制,并对全区各级星火计划主管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等,从而进一步提高星火计划的管理效率,开创全区星火工作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