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扎实工作,促进星火计划工作再上新台阶
日期: 2003年07月04日 00:00      
【字号:

    
河南省科技厅

  在星火计划16年的实践中,河南省始终把星火工作作为农村科技工作的重点来抓,不断加大星火计划的实施力度,经过全省广大农民、乡镇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星火计划已经成为加速农村科技进步,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振兴农村经济的一面旗帜,为全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以及加入世贸组织,星火计划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河南省星火计划工作要有新的作为,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扎实工作,再创河南省星火工作新的辉煌。

一、河南省星火计划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星火计划实施16年来,科技星火洒遍了中原大地,取得了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成绩。全省已累计安排星火计划项目5412项,项目普及到全省85%以上的乡(镇),项目完成率达85%以上,投入开发总资金125亿元,实现新增产值285亿多元,新增利税56亿多元,开发出新品种(产品)3000余种,星火技术装备300余台(套),培训各类星火人才913万多人次,建设了10个星火技术密集区和20个年产值超4亿元的区域性支柱产业,建立了一个星火试验区,11个农业高新示范园区,114个省级科技示范乡(镇)。

  --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战略方针,遵循"开拓进取、逐步深入、提高水平、扩大规模、以点带面、促进燎原"的原则,把深入实施星火计划作为科技兴农的重要内容来抓,努力使科技成果成规模地进入农村,促进了星火技术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先导作用。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应用,为我省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全省小麦品种实现了7次更新换代,产量从1985年的1528万吨增加到2001年的2299万吨;玉米品种实现了5次更新换代,产量从1985年的537万吨增加到2001年的1151万吨;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333元增加到2001年的2097元;科技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从25%提高到41%以上。

  --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性支柱产业、新兴主导产业和星火龙头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全省已建立5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密集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559-1100元。形成了淅川、邓州、内乡等县市的朝天椒,郑州市二七区的食品机械制造,宁陵、唐河等县的酥梨,泌阳县的食用菌,三门峡市的苹果,巩义市的耐火材料等区域性支柱产业,已建成固始县的柳编业,鄢陵县的花卉业,尉氏县的蛋鸭养殖业,临颍县的农产品加工业等一批新兴主导产业,培育、扶植出淇县的"永达"和"大用",潢川县的"华英",漯河市的"双汇"等一批星火龙头企业。尉氏县以星火科技为依托,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全面开展以蛋鸭养殖为主体的贾鲁河滩开发工作。目前,在贾鲁河滩15万平方米的区域内已集中分布着2000多座鸭棚,7000多亩鱼塘,蛋鸭存栏量400多万只,年产鲜蛋5.6万吨,鲜鱼2000吨。贾鲁河滩区的养鸭专业户已达1500多户,蛋品加工企业已达43家,年加工蛋品5000吨;已有饲料厂4个,年加工饲料10万吨;鱼鸭混养产值已达3.3亿元,相关产值已达6.5亿元。贾鲁河滩的蛋鸭产业已经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蛋鸭养殖和开发基地。原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1995年6月视察贾鲁河滩时曾将蛋鸭产业比作尉氏县经济的"核武器",河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王明义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主要报纸曾多次进行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专门在贾鲁河滩拍摄了《科学养鸭》专题片在全国播出,尉氏县的蛋鸭养殖已经成为了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颗明珠。

  --加快了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人员素质差等严重制约乡镇企业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星火计划的实施给乡镇企业依托科技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企业的发展又重新呈现出勃勃生机。长葛市黄河磨具厂、郑州马寨挂面机厂、新乡市太行振动机械厂、河南瑞贝卡发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辉煌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长葛市黄河磨具厂1985年内亏外欠122万元,职工17个月发不下工资,1986年实施了"金刚石磨具技术开发"星火计划项目,当年就获纯利4万元,16年来,通过20多项星火技术开发,该厂已发展成为拥有五大系列80多个新产品,年产值近10亿元的集团企业,并带动周边40多家相关企业稳步发展。

  --为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培训了一支星火科技队伍。在全省实施星火计划的16年中,切实把星火培训作为星火计划的三大任务之一,共为农村培训了各类星火人才912万人次,建立和健全了省、市、县、乡四级培训体系,建设了21个省级培训基地和1个国家级培训基地。依靠这支素质过硬、热爱星火工作的科技队伍,不仅为农民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把科学的思想和方法送到了广大农村,为全省农村依靠科技走振兴经济之路作出了突出贡献。

  --加强了基层科技管理部门的组织管理能力。全省已经在县、乡、村领导队伍中均配有科技副职,并明确了其职责范围、制度和管理办法,逐步形成了一支甘为人梯,对星火事业忘我奋斗的管理队伍,通过不断强化工作职能,加快科技长入经济的步伐。新郑市通过在全市实施"小星火"计划工作,用星火计划统领全市科技工作,在资源匮缺,主导产业不突出的情况下,动员6450名科技人员,承担计划项目开发,先后开发完成了788个星火项目,累计创新增产值13.9亿元,新增利税4.8亿元。

二、河南省实施星火计划工作的主要体会

  作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一个指导性开发计划,星火计划在推动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培植农村经济增长点、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实现农村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星火计划的实施工作中,我们探索出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做法,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体会。

  --必须将政府的组织引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使其从潜在形态转变为现实形态,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为星火科技长入农村经济多方协调。全省组织的科技年、科技宣传周、科技大棚车、科技下乡等一系列活动,以及为加强领导在全省的县、乡、村配备科技副职的举动,都对星火计划的顺利贯彻实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星火计划的实施只有与市场紧密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既引入市场机制,又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更好地强化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职能,为星火计划的实施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以求得事半功倍的实效。

  --必须将农村经济的发展引向依靠科技的轨道。星火计划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一根红线",切实地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捆绑到了科技进步的战车上。一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五年计划和一年一度的开发指南,把科技成果引向了农村并最终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特别是通过把能带领农村致富的项目作为重点立项和发展项目,有效地推进了科技网络和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二是通过星火计划督促各级政府能及时向广大农民提供经济和科技信息,并将包括星火计划在内的科技工作纳入了考核体系,这就有效地实现了各级政府坚持面向"三农",使农民走上依靠科技脱贫致富之路。

  --必须将求实创新与科学管理并重。星火计划既是一个科技计划,又是一个经济计划,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星火计划运行。在新的形势下,星火计划的实施,必须做好"三结合":一是行政、科技、经济相结合。通过行政部门"穿针引线"的协调作用,使科技有效地、快速地长入经济;二是科技攻关、星火、扶贫相结合。在攻关计划中安排一批前期相关项目的同时,通过把先进、适用、成熟的技术在贫困地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实现科技扶贫的目的;三是把星火技术密集区、区域性支柱产业建设、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恰当地处理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努力使它们同步联动,协调发展。

  --必须将各种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和高度集成。通过星火计划的实施,我们发现,单项技术或一种产品的生命力是很脆弱的,是不能持久的,只有不断增强技术的综合配套,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才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星火燎原的关键在于振兴区域经济,其核心是根据区域的技术经济优势,将智力、人力、物力、财力、权力等形成合力,通过综合开发和要素集成,实现产业化经营,为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十五"期间河南省星火计划发展思路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七次及全国农业科技大会精神为指导,以国家《"十五"星火计划发展纲要》和《河南省"十五"科技发展规划》为依据,以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高、群、外"为主要方向,针对加入WTO、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强化农村科技开发能力,营造科技产业化的良好环境,加快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建立新型的星火计划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全省农村科技进步 促进星火计划再上新台阶,使星火科技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改善和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综合运行质量。 

  发展布局:围绕河南省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分区域发展。丘陵山区主要发展林果菜,特别是豫西南,要形成林果菜基地和产业带;平原地区主要发展"一优双高"农业、养殖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业,并以此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中部地区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开发星火装备和与大工业配套的产品,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设备,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区域性支柱产业,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目标:强化星火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促进星火企业的技术升级和健康发展;推广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促进全省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培育区域性支柱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健全技术服务和多层次星火梯级培训体系,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和完善适应WTO要求的星火计划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十五"期间,组织实施1000项星火示范项目,使星火示范项目覆盖到全省90%的乡镇;重点扶持15个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星火龙头企业和星火外向型企业;集成配套并推广100项先进应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在全省建立2个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2-3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及1个国家级示范小城镇,到2005年,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科技贡献率达到60%,省级达到50%;建成5个全省重要的区域性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畜产品生产加工及无公害蔬菜种植加工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乡镇和农作物品展中心等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每年培训星火人才80万人次。

四、"十五"期间河南省星火计划发展的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为星火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认识新时期星火计划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对星火工作的组织领导,使星火计划管理从过去以抓项目的组织实施为主转变为抓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及相关基础条件的建设为主,制订运行规则和配套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引导服务,保持计划立项的连续性和配套性。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围绕产业化技术开发,支持区域经济实现规模经营,为全省星火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积极推进星火工作的"五个转向",即发展布局要由点转向到面,技术推广要由先进适用技术转向到先进适用技术与高新技术并重,发展重点要由量的扩张转向到质的提高,总体趋势要由短、平、快转向到高、群、外,政府扶持要由注重扶持企业转向到注重扶持产业。

  --疏通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根据星火计划发展的需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进一步增加对星火计划经费的投入,各级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加大对星火计划的投入力度和资金配套比例。同时,加强各类科技计划与星火计划的协调与集成,力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更多地支持星火计划项目,进一步加大科技三项经费对星火计划的支持力度。要创造适应市场机制的投资环境,积极调动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力量,特别是要加强与银行的合作,探索运用多种融资方式,扩大融资渠道,利用多元化的资金支持星火计划。通过制订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自主投资开发,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作用。

  --实施"五大"星火科技示范工程,拓宽星火事业发展的渠道。"十五"期间,全省的星火工作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的总目标,着重抓好一批重大星火科技示范工程的实施:

  一是星火密集区建设与区域支柱产业建设示范工程。以科技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倾斜,资金扶持,大力推进星火密集区建设和区域支柱产业建设示范工程的实施,通过典型引路,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星火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工程。针对全省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的薄弱环节,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农副产品为重点,通过星火技术带动,集中建设一批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培育一批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不断促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多次增值的运行机制。三是星火农业产业化示范工程。通过加强农业产业化基地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业连接机制、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措施,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以此提高全省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在全省农业部门建立起自我积累、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四是星火农村小城镇建设示范工程。宣传推广二七区马寨镇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区域性支柱产业建设为基础,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组织实施农村小城镇建设星火示范工程。五是星火农村人才开发示范工程。通过重点建设国家级星火培训基地和省级星火培训基地,逐步在全省形成一个系统、规范、有序的农村各类人才开发培养体系,实现培训机构、培训设施、培训师资、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及培训管理考核的规范化。

  --建立新型运行机制,培育区域性支柱产业。加强星火计划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转让及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和推广队伍建设紧密结合,以现有的推广体系和农技推广队伍为基础,通过有效的机制创新,建立新型的利益驱动、激励机制,调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力量,促进科技成果在企业和农村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利用16年星火计划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基础条件和经验,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在农村的转化和推广,集中筛选一批技术上成熟配套,经济效益显著且易于被广大群众所接受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在全省普及推广。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技术基础和优势,瞄准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培育新兴的区域支柱性产业,并积极孕育和培植具有河南特色的星火产业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