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图片新闻 | 最新动态 | 领导专访 | 媒体报道 | 贯彻落实 | 视频资料
科技日报:时代的选择 历史的传承——重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2年07月20日       科技日报

    2012年6月29日,3位中国航天员圆满完成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后,平安返回祖国。

    他们在离地球300公里外的太空飞行时,联合国外太空事务办公室负责人马日兰·奥斯曼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说:“整个世界都在看着中国。”

    中国已经习惯了这样被“整个世界看着”。中国的科技创新一度让美国总统科学顾问约翰·霍尔德伦惊呼:“中国将吃掉我们的午餐!”

    从摆脱列强欺凌到被美国“惊呼”,不过60多年的光景。中国人成功建立起自己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一步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尖端科技基础和大国地位;陆相成油理论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杂交水稻为中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生产提供保障;载人航天让中国人圆梦太空……

    中国的科技发展在半个多世纪里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的路程。重温这60多年的历史,正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锐意进取和艰难探索中,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科技战略思想,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成功筑起一座座令人骄傲的科技丰碑。

    “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天,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黯然下台。毛泽东不无幽默地说:“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

    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应当听得懂毛泽东幽默背后的深意。

    1960年7月,对苏联在重要关键技术问题上卡我们的情况,毛泽东说:“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

    中国人自力更生,成功了!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中国科技发展总体上至少落后西方发达国家100年!

    落后就要挨打。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体会到缺乏科学技术的切肤之痛。毛泽东讲,我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而且要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1956年1月,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1958年,毛泽东,这位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的领袖以革命者的口吻,把这个号召翻译成:“向自然界开火,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

    4年之后,《十二年科技规划》提前完成时,中共中央又制定了第二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十年规划)。毛泽东在听汇报时,比4年前深思熟虑,也比4年前更加豪迈:“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饱读史书的毛泽东对历史有自己的判断:“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

    但科学技术怎么搞?毛泽东深知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可能靠发达国家搞中国的科技事业。1958年6月,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的报告呈到毛泽东案头,他提起毛笔在上面批示道:“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

    事实上,1956年5月导弹研究院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酝酿成立时,聂荣臻在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提出,中国的导弹研究应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得到毛泽东的肯定,当即予以批准。

    根据毛泽东指示,我国在开创原子能事业的初期,对于苏联的援助,既不放松对其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又不无限期地依赖苏联专家,而是非常注重自力更生,充分发挥我国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培养自己的设计和设备制造能力,自己动手制造有关的精密设备、元件。正是因为如此,当1959年6月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了关于援助中国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协定、1960年8月撤走全部专家时,我国才能不受制于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发展原子能事业。

    在那个西方列强对社会主义中国虎视眈眈、技术上严密封锁的时代,毛泽东的选择或许更多的是无奈。但毫无疑问,“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和今天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他强调的“独立”“自主”,和改革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不可同日而语,但其追求在科学技术上掌握自己命运的精神实质是相通的。

    令人喟叹的是,这个积贫积弱的新生共和国,在毛泽东科技思想的指引和感召下,迅速集中和调动了一切可能的力量和资源,在很短时间内就建立起相对完整的研发体系,取得一个又一个科技硕果。这不能不说是科技史上的奇迹,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历史留下了骄傲的一笔。

    中国人应当以自己的方式发展自己的高科技

    1978年的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文革”后复出的邓小平在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等著名论断,令人荡气回肠。

    那一天,与会5000多名劫后余生的中国科技界精英大都泪满衣襟。

    这是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拐点”。执政党首次把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技术,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对当代中国科技事业产生了“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的影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率领中国人民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根据国际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构建起指引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战略思想。

    在通过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长期观察与思考后,邓小平精辟地指出,当今世界“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在阐述我国四个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时,邓小平提出了没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的论断,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1975年,邓小平在听取胡耀邦汇报中国科学院的工作时,首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更进一步阐述了他新的判断:“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与他对世界形势的判断和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分不开。全球性的战略眼光得益于一种开放的思维和胸怀。

    中国此时已开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邓小平多次出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和进行国事访问,在国外目睹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给人类物质文明以及整个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些无疑在他内心深处引起强烈震撼。1985年,邓小平指出:“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1987年,他又强调:“现在世界突飞猛进地发展,科技领域尤其如此。中国有句老话叫‘日新月异’,真是这种情况。我们要赶上时代……”

    1988年,邓小平在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因为你不参与,不加入发展的行列,差距越来越大。总之,不仅这个工程,还有其他高科技领域,都不要失掉时机,都要开始接触,这个线不能断了,要不然我们就很难赶上世界的发展。”

    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时进一步强调:“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这么快吗?”

    中国人应当以自己的方式发展自己的高科技。邓小平继承毛泽东领导中国突破尖端科技的宝贵经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他说:“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力量统一地合理地组织起来,人数少,也可以比资本主义国家同等数量的人办更多的事,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邓小平的决策下,中国把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确定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1986年3月,邓小平亲自批准实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选择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新能源、新材料7个领域作为重点,并组织优秀科技队伍,跟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1988年8月,国务院批准实施以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为宗旨的“火炬计划”,至今已批准建立了88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高新技术及产业由此得以迅速发展。

    这是一个被称为“春天”的时代,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大量地引进来,在中国落地、开花、结果,中国科学家也渐渐融入世界科技前沿,迅速缩小了中国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代际差距。这是中国全面接触并逐步掌握世界先进科技的开始,中国人在全面借鉴和利用世界先进科技成果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方式发展自己的高科技。事实证明,它为中国日后在诸多领域实现自主创新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

    “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不能靠别人,靠别人是靠不住的”

    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通过新华社的电文向全世界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中国人将重点依靠科技和教育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教兴国”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

    20天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江泽民在大会上,代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而将邓小平在理论上形成的科教兴国战略思想付诸实践。

    在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再次提出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他明确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使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少走了不少弯路,并且掌握了不少先进技术。同时,中共领导人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那些最先进的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江泽民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一些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项目上,必须依靠自己,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不能靠别人,靠别人是靠不住的。”“一味依赖别人,一旦发生什么情况,我们就很难维护国家的安全。”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称强世界几百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首先掌握和应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经济、军事上对其他国家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如果我们不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不下大力气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就会落后。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就会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因此,他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坚持不懈地提高我国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

    着力提高我国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创新。没有创新,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追赶,就永远不可能超越。1992年10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的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创新”问题。此后他在许多重要会议和场合反复强调科技创新问题。1995年5月,他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再次强调:“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199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率先进行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试点工程,从新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需要和世界科学前沿的远景出发,明确新的科技目标,调整现有的运行机制,力争取得更多更大的科技创新成就。

    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江泽民在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必须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摆在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这要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在这次大会上,“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被确立为中国科技跨世纪的战略目标。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始终注意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掌握、运用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这是立足时代的一次新判断,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中共作为执政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表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开始谋求建立自己的创新体系,以此铺就民族复兴之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004年6月2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两院院士大会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勉励和号召广大科技人员进一步为科教兴国贡献智慧,并从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出发,谈了一番他的“危机感”。

    他说:“世界科学技术酝酿着新的突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未来科学技术引发的重大创新,将会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也将会进一步引起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这个发展趋势,必然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综合国力竞争带来重大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看清世界科技进步的大势,能够制定出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奋力跟上科技发展的时代潮流,就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把握住机遇、赢得主动。反之,如果没有看清世界科技进步的大势,不能制定出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在全球激烈的科技竞争中落伍了,那就会失去机遇、陷于被动。”

    胡锦涛对在座的数千名院士说:“机遇和挑战并存,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把握住机遇、加快发展,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随后,他话锋转向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实,一语点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依靠全党全国人民思想认识的普遍提高,依靠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依靠科学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也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我们必须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如此复杂的时代背景和激烈的科技竞争下,中国如何部署自己的科技战略?这一年的最后一周里,他在密集安排的3次与科技有关的活动中,反复提到4个字:自主创新。

    12月24日,胡锦涛分别看望著名科学家朱光亚、杨乐;12月27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12月29日考察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在这3次活动中,他强调,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突出位置,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2006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科技大会,并发布《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

    这年6月5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更为系统的一次阐述。

    胡锦涛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他一连用了三个“坚定不移”:“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地贯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发展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针,制订科技发展的重大政策和配套措施,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研究、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加快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真正使科学技术现代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进一步阐释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开启了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追求持续进步和繁荣、实现科学发展的时代大门。胡锦涛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

    2010年6月,还是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在此前的三个“坚定不移”上又追加了一个——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

    2012年6月,也是在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面向数千名中国科技精英再次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求,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共性、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推动科技惠及民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从“向科学进军”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遭遇西方封锁到改革开放;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到开放引进,再到自主创新,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是时代的选择,更是历史的传承,它已内化为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一部分,必将驱动中国通往民族复兴的未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 邮编:100862 | 地理位置图 | ICP备案序号:京ICP备0502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