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科技富民强县 成果落地生根——山东基层科技工作经验解读
日期: 2011年11月23日 08:38      
【字号:

  “在推进基层科技工作中,山东省的主要做法有三点:一是注重发挥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的作用;二是大力推动县域工业转方式调结构;三是建立健全基层科技保障促进体系。”在11月22日召开的全国基层科技工作会议上,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孙伟以《加强基层科技工作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为题,介绍了“十一五”山东省推进基层科技工作的做法和取得的经验。

    据介绍,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加强基层科技工作作为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推进措施,使基层科技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全省17个市的140个县(市、区)在历届全国科技进步考核中,通过率均达到95%以上;有14个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县,占全国1/10;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86%,26个县(市)进入全国经济实力百强行列。

    注重发挥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山东省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肉蛋奶产量和农产品出口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90元,年均保持12%的增幅。

    “这些成绩的取得,科技服务‘三农’功能的强化功不可没。”据孙伟介绍,山东各地把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作为基层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推进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加强部门协作,初步建立起以各类涉农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有效提高现代农业技术推广质量和水平,增强了科技服务“三农”的功能和效果。

    山东省通过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和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星火计划等,推广大批良种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目前山东省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作物和主要畜禽的良种覆盖率达98%,推广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20多亿平方米,年可实现产值500亿元,从业人数达400多万人。该省还把实施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作为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途径,选派科技特派员1.1万余名,实施科技开发项目2500多项,推广引进新技术、新品种5400多项,带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5%以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培育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中,山东省通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推动相关企业建立研发中心、转化科技成果、引进科研人才、开展科技合作,培育和壮大了一批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60多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近700家,发挥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乐陵市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公司建立的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库和种薯繁育基地,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0多亿元,为薯农增收800多亿元。莱州市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了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内最大的玉米育种科研平台,获得7项发明专利和38项植物新品种权,为提高我国玉米种业研发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山东省依托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目前,省级综合服务平台已完成网上测试,苹果、蔬菜、农产品物流等六大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已初步建成,可为农村不同层次科技信息需求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大力推动县域工业转方式调结构

    据孙伟介绍,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山东省主要采取了推动产学研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支柱工业企业三项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山东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主动服务企业,加强内引外联。近年来,已先后在县域建立87家企业院士工作站,引进170多位两院院士,转化高科技成果200多项,申报专利400多项。全省50%以上的县与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开展合作。如禹城市与中科院等40多家科研机构联手,组建了13家省级以上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形成了多个特色产业群。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山东省采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协作机制,重点建设以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工业园区为载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为目标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到去年年底,已在县域范围内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69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0多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2家、国家农高区和省级高新区7家,有效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山东省积极鼓励和支持一批传统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创新,加强技术改造,使一些老工业企业焕发青春,成为行业领头羊,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高唐县泉林纸业集团积极研发和应用造纸先进技术,成功突破了麦草制浆工艺和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等行业发展瓶颈,获得专利授权64项,使这个一度濒临关闭的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传统造纸企业旧貌变新颜,去年完成销售收入88亿元、利税近10亿元。

    此外,山东省还利用实施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等方式,着力培育一批县域高新技术企业。近几年,在全省重点支持转化的300个重大专项中,66%的项目由县域企业承担,使一批新兴企业得以发展壮大。如桓台县东岳集团公司获得科技专项资金达1.4亿元,用于推动氟材料产业发展,经过8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全氟磺酸离子膜,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企业销售收入增长30多倍,去年达到126亿元,形成了以功能膜材料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建立健全基层科技保障促进体系

    “山东省基层科技工作之所以能够不断推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上而下建立了科技组织体系,尤其是县级以下科技组织体系一直没有散。”孙伟介绍说。

    山东省按照“强化管理、加强队伍、转变职能、提高能力”的要求,把科技管理队伍建设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及科技工作水平提升有机结合起来,科技管理机构和工作队伍在前些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没有被撤销或合并,而且在人员编制、机构设置、干部配备等方面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目前,山东省县级科技工作部门健全,乡镇、街道都有专人负责。

    在保障科技投入上,山东省不仅保持了持续增加,并将其纳入了法制轨道。山东省科技进步促进条例对基层科技工作专章作了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基层科技经费投入体制,明确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本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使基层科技经费增长有了法制保障。此外,山东省还建立了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研发投入占比、万人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员及增长率等指标,均纳入了县域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每年组织考核评比,有效调动了县市党委、政府重科技、抓科技的积极性,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据悉,在本次会议上,山东省科学技术厅荣获了2011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优秀组织单位,山东省12地级市、64个县区(市)被授予2011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科技进步先进县(市),240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