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学代表:科技投入应与建设科技强国目标匹配
日期: 2017年03月08日 10:02      
【字号:

    “投入与产出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总量虽然不断增长,但增速在下跌。特别是中央财政科技支出增速下跌有点大,这一现象值得关注。我们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在科技投入上保持合理增速。”全国人大代表王志学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提出一系列战略新思想。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怎么落实?科技强国如何实现?这需要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的坚强保障。”王志学表示。

    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三步走”的第一步。其中有两个关键指标,一是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二是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这两个指标,一个是投入,一个是产出。从目前情况看,投入指标的实现还有相当难度。

    2015年我国R&D投入占GDP比重为2.06%。即使按我国GDP以6.5%的年增速增长保守测算,“十三五”期间R&D经费年增速也需保持在10.6%以上。据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和科技部发布的《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我国R&D经费投入增长速度已经从2011年的23%持续下滑到2015年的8.9%。这一态势亟须扭转。实际上,正是由于R&D经费增速放缓,“十二五”期间R&D经费占GDP比重2.2%的目标没有达成,2020年2.5%的目标将更难达成。

    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速放缓,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中央财政投入是重要的“风向标”和“信号灯”。财政部公布的历年中央本级支出决算数据显示,中央本级支出中科学技术科目支出增速已从2011年的16.9%下降至2015年的1.7%。“2016年可能会降到1.5%,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增速放缓,不利于科技强国建设,不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不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第一动力需要‘第一保障’。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对全社会R&D支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需要通过加大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向全社会传递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强烈信号,更好带动市场和社会资本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王志学说。

    “通过‘三步走’,在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础上把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什么是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美国就是最好的例证:2015年,全世界R&D经费支出总量为1.45万亿美元;其中美国R&D经费支出为5029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35%,美国R&D投入强度多年来保持在2.8%左右,美国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占全社会R&D投入三分之一左右。我们不能光看到美国的强大,更要看到美国科技投入的强大。”

    其实,“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59条规定:“国家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应当占国内生产总值适当的比例,并逐步提高。”

    然而从相关统计数据看,虽然有立法保障,在具体落实上还需要加大力度。“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法律问题。” 王志学说,“现在全社会的观念已逐步转变了,新发展理念特别是创新发展理念强化了,但在具体行动上还需要进一步跟上。我们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全社会R&D投入特别是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保持合理的增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