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李正名 创新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
日期: 2008年03月17日 10:24      
【字号:

李正名(有机化学及农药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今年1月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正名荣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获奖代表一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合影时特别安排70岁以上的获奖人坐在第一排,这让李正名院士再度想到了30年前感受到的那份尊重与鼓舞。

  1978年的春天,47岁的李正名是南开大学的一名讲师。他和他的研究组因及时跟踪国外新农药进展,成功制备出了“新杀菌剂叶枯净”,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受到当时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他所在的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总共获得10项奖励。30年来,李正名先后5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他领导的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效绿色除草剂。

  1953年,李正名在美国欧斯金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后,来到南开大学跟随中国农药化学和元素有机化学的奠基人杨石先院士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文革”期间,他曾被迫中断科研和教学工作,去河北保定的顺平县腰山镇安家落户。

  作为杨石先多年的学生和助手,李正名较早感知到了春天的气息。1977年,邓小平同志召集30位全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开座谈会,会上杨石先提出的建议受到赞扬、肯定与采纳。第二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的春天”翩然而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蔚然成风。“小平同志在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让我很受鼓舞,那份鼓舞,30年来记忆犹新啊!”

  希望能够把失去的时间争取回来的李正名,积极参加了国家的多个农药攻关项目,经常下厂下乡,忙前忙后。“当时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相当落后,文献都是跑到资料室去查,手工抄录。信息很闭塞,不知道国外科技的发展趋势。人才也差不多断档,有一段接不上了。”这些,李正名都能克服。有一次,他到一家外国著名制药企业访问,对方负责人无意中说,“我最看不起那种知识分子,自己不会创新,专拿人家的劳动成果来拷贝。”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药研究走的是仿制道路,缺乏自主创制能力。“所以,他的话给我的震动很大。我说,总有一天我们也要创制出自己的新农药产品!”

  上世纪90年代初,李正名的研究组开始对磺酰脲类除草剂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分子设计开始,合成了许多新结构化合物,从中筛选出两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除草剂———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他们通过基础理论的研究,修正和发展了国际上公认的磺酰脲构效关系的理论。从此,中国的除草剂不再是单纯仿制,而是进入理论指导下的创制阶段。

  外国同行起初不相信他们的能力,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对方大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在最困难的时候,李正名的研究组里只剩下两位成员。一家原本投资参加此项新除草剂创制开发的企业在田间试验出现一些问题时决定撤资,找他追债,使他的研发工作几濒绝境。但李正名一直坚持,不言放弃。

  2007年,单嘧磺隆成为建国以来第一个获得国家新农药正式登记证的除草剂品种。它从实验室走到田间地头,实现产业化并进入了市场。“我们自己应该有信心,不比别人差,不能老跟在别人后面。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中国的国际地位、学术水平才会受到世界应有的尊重。”

  李正名认为,从当年的仿制到如今的创制,我国农药研究的发展历程就是国家科技进步的一个缩影。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等等,科研人员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稳定的支持,科研环境不断改善。李正名也已在连续5个“五年计划”中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并得到教育部、科技部、原化工部和天津市科委的鼓励和资助。

  从2008年开始,国内使用量最大的5个高毒杀虫剂品种在我国全面禁用。“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呼声越来越高。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更要求我们加快绿色农药的创制研究。”刚刚度过77岁生日的李正名院士,在科研和教育上,还有许多新的打算。“创新同年龄并不是直接挂钩的。我向来主张,创新,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