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首页 | 专栏首页 | 标题新闻 | 动态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数字科技六十年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中国科技60年 > 动态新闻
科技部庆祝建国60周年专题 【字体:
向科学进军——新中国科技事业60年回眸
    42年前的6月17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此前两年零八个月,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此后两年十个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让中国人扬眉吐气!”时任中国核工业四零四厂厂长、93岁的周秩老人忆及当年,仍然激动不已。

    今年是新中国诞生60周年。弹指一挥,甲子轮回。回眸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为国家富强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的伟大历程,从“两弹一星”到太空漫步,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就不断昭示世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党中央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在国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对我国科技发展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

    北京市北海公园附近有一条名叫文津街的小街。沿文津街向西不远就是“北大红楼”——90年前,一群热血青年在这里把“赛先生”请进了中国。

    1949年11月,文津街北侧的3号院成为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的院部机关所在地,对面就是中南海——自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事业就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60年来,在国家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党中央总是挺立潮头,为科技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在社会进步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党中央无不高瞻远瞩,为科技事业的进步规划蓝图。

    共和国诞生初期,国家物质基础十分薄弱,安全没有可靠保障;国际上,面临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和武力威胁。在严峻形势下,以发展重化工业和国防事业所需要的尖端科技为重点,突破封锁,提升实力,成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年初,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随后,我国政府先后制定出发展科学技术的“12年规划”和“10年规划”。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新阶段。两个规划的实施催生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成果,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和产业的诞生,国家实力提升,国人志气大长。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中国现代化进程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科技事业也走进了严冬。

    一次盛会让1978年的春天显得格外温暖——3月14日,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这是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在大会闭幕式上用诗人的语言宣告:“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当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

    1988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1978年,全国召开了第二次科技大会。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英明论断。这次会议是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这是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接见出席全国科技大会的代表时,与青年数学家陈景润握手。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春风化雨,春雷激荡,春潮澎湃!我国科技工作者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钱学森先生曾激动地说:“现在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充分意识到我们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肩负的重任的时候了。”

    1995年,党中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举措,从而把科学技术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部署。

    进入21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2006年,国家发布了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标志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60年来,科技事业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快的发展与最大的跨越——一项项战略部署,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个个重大决策,确保了国家战略的顺利实现。

    从推动社会进步到服务民生,科技发展令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历史性变化

    “我这一亩超级稻一季产量有600公斤,两季就是1200公斤,以前想都不敢想啊。”6月13日,湖南浏阳永安镇万亩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区,70岁的村民刘启顺正在田里除草。

    再过20多天,早稻就可以收割了。丰收在即,刘启顺操着湖南口音说:“我们要感谢袁老师。”

    “袁老师”就是袁隆平。经历过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的人们,都对粮食短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影响有着切肤之痛。就是在那个时候,当时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袁隆平决心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老百姓不再挨饿。

    资料图片:2008年9月3日,袁隆平正在稻田旁查看超级杂交稻生长情况。当日,在安徽芜湖举行的水稻产业提升高峰论坛的专家组测产结果显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选定在芜湖市推广的20万亩超级杂交稻试验区平均亩产达到了724公斤。袁隆平提出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在芜湖初步取得成功。新华社记者 程士华摄

    那时,杂交稻研究是公认的世界难题。袁隆平不信邪,最终成功破解了这个难题,先后培育出“二九南1号”、“三系杂交稻”、“两系法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正是以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为推动力,中国农民创造了世界粮食生产的奇迹——以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从新中国诞生之初,“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就是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秉承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从社会发展进步的“助推器”,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动机”,60年来,科技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59年9月26日下午4点,位于松嫩平原腹地的“松基三井”首喷工业油流!适逢新中国十年之庆,人们赋予这个共和国石油工业的“长子”一个响亮的名字——大庆!

    大庆油田的发现,验证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的陆相生油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玉门、胜利、华北、中原等油田的勘探也相继结出了丰硕成果。我国从此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6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益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紧密结合,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科技发展日益改善着人们的生活。

    “这个是数字的,这两个是‘汉显’的,这几个手机从灰屏的到彩屏的,从音乐手机到拍照手机什么都有。”在北京某外企工作的陈丽向记者展示着三个寻呼机、七八个款式各异、功能不同的手机。这些如今都成了她的收藏,陈丽现在用的是一部3G手机。

    随着基于我国自主创新的TD-SCDM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投入商用,专家们已经预言:“未来两三年,3G视频拜年将取代短信成为新的民俗。”

    随着科技创新与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高,科技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每一个重大工程中都浇铸了科技人员的智慧;科学育种、合理灌溉、土地增肥,每一穗丰收的稻谷里都饱含着科技人员的心血;荒漠治理、节能减排、污染防控,每一项技术革新中都凝结着科技人员的汗水……

武警官兵驻防三峡库区。图片来源:新华网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难险重的关头,科技更是彰显出巨大的力量: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电站——科技奥运的1200多个科技项目让我们的收获超越了金牌;遥感监测、卫星通信——在抗震救灾的决胜时刻科技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在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未来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仍然必须依赖于科技教育高度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力量。”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白春礼说。

    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不断迈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位于北京城东北100余公里外的一座山上,巍然矗立着一架超过15层楼高的超级望远镜,每到晴朗的夜晚,就会徐徐开启,凭借世界上最高的光谱获取率傲然巡视宇宙。

    这个最近刚通过国家大科学工程验收的“大家伙”叫LAMOST,是完全由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设计建造的、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口径兼具大视场光学天文望远镜。

    目前国际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4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它耗资2.35亿元,最高处超过15层楼,也是我国自主创新设计的、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图为参观者在观看望远镜部分设备。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摄

    “LAMOST突破了许多外国科学家都认为是‘无法解决’的难题。”站在导弹发射架似的巨型镜筒下,LAMOST的总工程师崔向群自豪地说,“过去都是我们追踪别的国家的先进技术,现在,我们终于能引领未来,让外国人来学习我们的技术和经验了。”

    “中国改变了世界科技景象。”美国三大理工学院之一的佐治亚理工学院2008年在一份关于科技竞争力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科技实力显示了惊人的上升速度,并且给人不会停止的感觉。”

    新中国成立时,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科研机构,全国自然科学研究者不足500人。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已达4200万,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正在脱颖而出;2008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达到82.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29万件,世界排名位居第三;SCI收录中国论文9.48万篇,世界排名也是第三……

    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而贯穿其中的,是我国科技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科学技术的雄心壮志。

    上世纪50年代末,英国《自然》杂志曾刊发一篇文章预测:“人工合成胰岛素还有待于遥远的将来。”1967年9月17日,我国科学家经过6年攻关,获得了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牛胰岛素结晶。这是人类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蛋白质。

    在独立自主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如何在世界性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是新中国几代科学家始终思考的命题。

    1986年3月3日,四位中科院学部委员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上书邓小平,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3月5日,邓小平做出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出了关于《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即“863”计划的通知。

    “‘863’把中国一下子推到了世界高科技竞争的起跑线上。”王大珩曾说。

    随着“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丰收计划”等陆续出台,科技之光照亮了经济建设的各个角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建成,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长征系列火箭在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在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地学、化学等重要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进入新世纪,在自主创新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取得了一大批令世界瞩目的成绩——龙芯通用CPU、曙光和深腾高性能计算机、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歼十战斗机、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精确图……一系列科技成果无不彰显着创新的力量。

    目前,我国总体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漫长征途,仍然任重道远。但60年新中国科技史无可争辩地证明,“五四运动”所弘扬的科学精神在新中国的土地上得以光大,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是“赛先生”的真正传人!

    站在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首新中国科技发展不平凡的历程,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一定能在当代科技发展中占有自己的位置,科技事业一定能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中国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 | 邮编:100862 | 地理位置图 | ICP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2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