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动态新闻 辉煌历程 科技发展政策、规划与创新环境建设 60年发展状况比较 科技成就  
  云南科技
动态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首页 >> 辉煌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年,云南省的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科学技术事业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红土高原上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云南省科技事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云南科学技术事业奠基时期(1949~1965年)。建国之初,云南的科学和技术事业一穷二白,建设白手起家。1958~1959年,先后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云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使全省科技工作走入正轨。1959年3月召开全省第一届科学技术工作会议。1963年编制了《云南十年科技发展长远规划》,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依托中央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结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组织开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和以技术引进、技术革新为主的科技活动。
    第二阶段:云南科学技术事业遭受重创破坏期(1966~1978年)。“文化大革命” 中,1966年5月~1972年云南的科技事业遭到严重破坏,科技管理机构瘫痪,许多科研机构被撤销,资料流失,设备毁损,科技人员下放,不少知名学者、专家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批判斗争,甚至被迫害致死。云南的科学技术事业基本瘫痪,损失严重。为了挽回科技事业的严重损失,1972年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召开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此后,云南科技工作和全国科技工作一道开始复苏。1973年恢复了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各地州市县也相继恢复或建立了一批科技管理机构,使不少科技人员在逆境中能够坚持科研工作,取得了一批可贵的科技成果。 
    第三阶段:云南科技事业全面改革发展期(1978~2002年)。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消除“文革”对科技事业的影响,我省提出了加强科技管理工作、科技队伍建设和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做好科技成果推广和科学普及工作等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先后恢复了省科协和中科院昆明分院,恢复新建了一批科研机构,在全国较早地试行扩大科研所财务自主权、科研合同制、农业技术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对科技体制进行了初步改革。1983年以后,我省经济发展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应用开发研究上来;成立了省科技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1986年省属自然科学技术领域独立科研机构共有151个,初步形成学科比较齐全,服务于国民经济比较配套,具有一定攻关能力和开发潜力的多类型、多层次的科研开发体系。1988~1994年,省科委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组织、服务和参谋助手作用,科技发展逐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育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加强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把资源优势通过科技开发变为新兴产业的经济优势。1997年省科委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作风,加强调研;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推动科技体制和科研机构改革,确定了“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加强研究与发展(R&D)工作”等8项重点任务。党的十五大之后,省委和省政府把“科教兴滇”战略实施作为关系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来抓,以改革为动力,在解决经济建设面临的大量科技问题、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民族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全省的科技进步。
    第四阶段:云南科技事业发展机遇期(2002~2008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克服计划经济管理的影响,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企业成为科技发展的主体,我省新型科技体制逐步形成建立了新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开展了以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等工作。2002年按照“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引进来”、“走出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总体要求组织开展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2003年全省科技工作切实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2005年全省科技大会召开,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2008年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的决定》,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技工作方针。云南的科技创新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