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动态新闻 辉煌历程 科技发展政策、规划与创新环境建设 60年发展状况比较 科技成就  
  青海科技
动态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首页 >> 60年发展状况比较

     经过60年的发展,青海省科技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一、科技人才队伍得到稳定发展

    青海解放初,全省只有科技人员205人。随着50年代 “向科学进军”、60年代“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青海省的科技人才队伍得到了稳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青海省通过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改革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课题立项与委托招标制、完善各项科技与人才评价、奖励、监督以及评价指标体系。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依托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支持了一批有望成为学科带头人的中青年科技人员;依托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招标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吸引了一部分国内高层次人才为我所用;重奖有重大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激励了广大科技人员为经济建设做贡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涌现出了吴天一、田正科、杜德志、李浩放、邓吉牛、林大泽、李小松等一批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加大星火人才培训计划的实施力度,推动了农牧区实用人才的培养。截止2008年,全省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5120人,比解放初增长了561倍。其中:科技活动人员11170人,科学家和工程师7415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工程院院士1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43人,省级优秀专家195人,省级优秀人才413人。硕士学历以上人员112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871人。高层次专业技术队伍初步形成,成为青海省科技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科技投入逐步增加

 

    科技投入水平是决定一个地区科技能力的关键因素。1956年,全省投入科学事业费24.5万元,是青海省财政投入科技事业的开始。1959年,全省投入科学事业费88.1万元、科技三项费341.5万元,地方财政对全省科学事业的投入步入一个稳定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后,地方财政对科技投入明显增加,2003年,全省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分别达到了3756万元、7490万元,比1959年分别增长了42.6倍,21.9倍。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青”战略的实施,全省重大科技项目的招标、面向农牧区富民计划的实施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等重大举措,全省科技投入有了明显的增加。2007年,全省科技经费筹集额达136835万元,支出130303万元;地方财政科技拨款25239万元,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0.89%;R&D经费38091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49%,分别比1999年增长了331%、319%、334%、344%。通过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补助资金(每年500万元)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改革,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尤其是通过科技项目的招投标,吸纳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投入科学研究和开发领域,科技项目资助经费与匹配自筹资金的比例达1:12。以政府财政投入资金为引导,企业自筹项目资金为主的格局正在形式。

    三、科研产出效益显著

    60年来,各种科技计划的实施和研究开发活动,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50年代,青海省科技成果主要以引进技术和生产工具的革新、民用产品开发及科学资料的观测成果为主;60、70年代逐步以产品和技术开发成果为主;80年代以后,逐步形成了具有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和软科学研究的成果体系。60年来,全省共取得4969项成果,其中应用成果占总数的85%以上。近年来,随着投入的增加,在优势资源勘探与开发、特色材料开发、中藏药材开发和新能源利用等方面取得的科技成果明显增加,水平较高,应用转化率高,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全省专利受理自1985年开展以来,已累计受理专利3770项,批准1747项。2008年,全年涌现科技成果205项,共受理专利申请400多件,技术市场登记技术合同427份,成交总金额7.75亿元,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发表科技论文4022篇,出版科技著作90种。经初步测算,2008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左右。

 

    四、科研条件与环境得到改善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政策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在许多专业领域里组建了技术研发中心;一批自动化程度高、功能齐全的大型精密仪器逐步装备在全省各重点实验室、行业研发中心;信息资源建设得到加强,文献资源基共享等服务平台相继开通;科技成果数据库、专利技术数据库等专有数据资源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和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化,为促进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截止2008年,全省已建立了3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研究开发中心、12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大学科技园区。为全省科技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设施条件。

    五、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实力明显增强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发展速度加快。至2008年底,全省拥有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51个,比1980年增加82%。支持建设了高原医学等31个重点实验室;研建了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等11个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一个大学科技园;培育并认定了42个高新技术企业、71个高新技术产品、131个科技型企业;建成了企业发展孵化器;认定了18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支持了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青海生物科技园区建设;据《2007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公布:青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排名中,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排序为第26名,科技进步环境指数排在第13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数排在第17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排在第21位,科技活动投入指数排在26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排在29位。

    六、科普工作成效显著

     50~60年代,群众性的科学普及工作以编印科普读物,举办科普讲座、展览,放映科普电影、幻灯为主。改革开放后,随着各级科协、乡镇科普协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科普组织的逐步建立、健全,科普宣传手段的进步、改善,科学普及从形式到内容也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科普工作面向农牧区和青少年,采取科普大篷车、送新品种到村、科普展板、散发科普资料、农牧科技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等形式,通过开展“科普之冬”、“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科普一条待”等重大科普活动,加大对农牧民群众、基层科技人员的培训。先后举办“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自然的警示”等大型科普展览及“江河源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题的科普万里行活动。充分发挥《青海科技》、《青海科技报》、《青海科普》、《科技之窗》、青海科技信息网等科技媒体的科普宣传作用。组织青少年参加全省、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和电脑机器人大赛,均取得好成绩。创办了青少年工作室,认定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8个,建设科普画廊18个,开通清华大学教育扶贫教学网站4个。多次举办环保、中藏药、草业、新型工业化等有关内容的“科技论坛”。一系列科普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公众的科技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