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动态新闻 辉煌历程 科技发展政策、规划与创新环境建设 60年发展状况比较 科技成就  
  辽宁科技
动态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首页 >> 科技成就

    60年来, 辽宁科技硕果累累,创造了不胜枚举的“共和国第一”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辽宁依托雄厚的科技力量,创造了不胜枚举的“共和国第一”,比如第一台3000千瓦水轮发电机、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第一台20万千伏安变压器、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第一台大吨位桥式起重机、第一座超音速风洞、第一台透平压缩机等等,并因此获得了“共和国长子”的美誉。

   

 

    在文革时期艰难的环境与条件下,辽宁广大科技工作者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坚持科学研究与开发,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全国第一台大型罗茨真空泵、第一台永磁筒式磁选机、第一口日产千吨的油气井、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焦炉、第一台核潜艇用高温高压封闭式不锈钢主循环泵,达到国际水平的万吨级远洋巨轮、大型超精密轴承、双箭杆织布机,以及后来分别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的“优良玉米自交系330”、“铁丰18”大豆新品种等等,都在当时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8400米大长度超深井油矿电缆、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新工艺、SJ-55/20小型电子数字计算机、东风5号弹头姿态控制用816.814肼分解催化剂、30万千瓦转轮、50万伏高压隔离开关、1500立式涡轮分子泵、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甲种分离膜制造技术、颅像重合法鉴定颅骨身源新技术、小方坯连铸工艺设备、数控卧式加工中心、中空纤维膜氮氢分离器、稠油注蒸汽吞吐工艺技术等一大批出自辽宁的科技成果令全国瞩目;与此同时,歼8Ⅱ飞机、HP-01号海洋机器人、6RLB型船用低速柴油机、数控机床等新的“共和国第一”如雨后春笋一般在辽宁问世。


    “十五”以来,辽宁科技创新连年取得大丰收,特别是近几年来,相继攻克了多轴联动高档数控、大型铸锻件可视化铸造、超级钢控轧控冷、混合动力汽车电控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在机器人、燃料电池、纳米材料制备、基因重组多肽药物技术、新农药创制等领域抢占了技术制高点;CAD、CAM等信息技术在全省制造业企业中广泛推广应用;成功开发出高档数控机床、兆瓦级风力发电机、30万吨超大型油轮、深水自升式钻井平台、30万千瓦核主泵、盾构机、大型船用曲轴、超高压输变电设备、重型燃气轮机、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装置等一批重大装备和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1500mm热轧带钢成套设备          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ASP)生产新设备 

     1995年,CR-1型6000深海水下机器人         中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直流换流变压器

    60年来,正是由于拥有雄厚的科技基础和实力,辽宁在全国比较早地开始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奋力追赶世界新科技革命潮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进步,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强大动力。
    一、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从传统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一五”时期,通过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工业项目,辽宁初步形成了重化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通过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省经济结构发生了历史性重大变化。
    1.全省产业结构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调整和发展。自198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以来,辽宁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工程与制药、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以年均34.6%和37.3%的速度增长。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010.5亿元,占同口径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4.9%。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894亿元。如今,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辽宁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全省产品结构实现以初级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转变。近年来,辽宁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实现全面提升,原材料工业加速向高加工度发展。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同行业工业增加值比重已达54.4%;石化行业精细化率达到34%;冶金行业板带比达到58.12%,板管带比高达64.22%,分别高于全国16.34和14.96个百分点。全省装备制造、冶金等重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接连跃上新台阶,全省工业经济的技术基础实现了从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转变。
    二、以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科技体制实现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
    辽宁省从1985年开始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突出表现在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1.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我省制定出台了《辽宁省厂矿企业科研机构管理试行办法》等相关政策,组织开展了创建科技先导型企业活动,特别是近年来通过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试点省建设,企业初步成为了研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涌现出一批世界级和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创新型企业。2008年,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科研机构和R&D经费支出,分别占到全省科技活动人员、科研机构总数和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70.8%、55.1%和74.0%;企业成为专利职务申请的主力军,占专利职务申请总量的66.5%。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增加到467个,产学研技术联盟发展到513家。百家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开发新产品1820个,实现销售收入1796.9亿元,增长36.2%;实现利税182.1亿元,增长39.8%。鞍钢等3家企业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沈阳机床集团和大连机床集团跻身世界机床行业前十强行列,大连船舶重工跻身世界造船行业前五强。沈阳远大、东软集团、大连振邦、鞍山聚龙等民营科技企业迅速成长壮大。
    2.体制机制创新使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为增强企业、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与动力,我省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在企业推广了技术入股、按销售或利润比例分成、工薪外重奖等多种分配形式;省、市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基本完成向企业化转制任务;科研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了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通过实施省院校合作工程等举措,推动全省90%以上大中型企业与全国150余家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进行了科技计划改革,设立了产学研合作技术联盟专项,已支持470余家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以利益为纽带的技术联盟。
    3.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使其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辽宁从20世纪80年代初进行技术市场试点工作。“十五”以来,技术交易活动更趋活跃。2007年,全省技术市场实现合同成交额92.9亿元,居全国第4位。企业已成为技术转移的双向主体,分别占到技术输出和技术输入合同总成交额的80%以上。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大幅度提高。
    近年来,我省着力改革创新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奖。已连续三年重奖科技成果所有者和转化实施者。三年共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资金6850万元,奖励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10项;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已连续三年共投入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6560万元,重点支持了141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制度。三年来共认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3项;建设和完善技术市场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已连续培养和扶持科技中介骨干机构34家,创建了4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四名。
    三、以高新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为重要载体,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培育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积极吸收借鉴国际经济与科技发展经验,特别是针对世界科学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迅猛发展的趋势,大力推进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现了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的重大调整和优化升级。
    1.高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带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辽宁高新区建设始于“八五”时期,国家和省政府先后批准建立沈阳、大连、鞍山三个国家级高新区和辽阳、锦州、营口三个省级高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省政府又先后批准建立葫芦岛和阜新两个省级高新区,批准筹建抚顺、本溪、丹东、铁岭、朝阳、盘锦六个省级高新区,基本实现每市拥有一个高新区。如今已有8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省高新区投资。全省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35%以上。2008年,8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862.7亿元,外资到位额达15亿美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3.5亿元。
    2.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势头强劲,初步形成一批以技术链和产业链为基础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我省从“九五”期间开始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到2008年,我省已建有30个特色产业基地,其中国家级科技产业基地11个,初步形成一批以先进装备制造、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技术领域为专业特色的产业集群。2008年,全省特色产业基地实现产值2752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550亿元。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点。
    四、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科技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改革开放以后,辽宁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攻关,选育并推广粮油、蔬菜、畜禽等新品种和日光温室棚菜生产等先进适用技术,组织实施了“一二三工程”和“星火”计划,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1978年前不到20%提高到“八五”期间的40.8%,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111.7亿公斤提高到“八五”期间的150亿公斤,扭转了农副产品长期不能自给的局面。
    “十五”以来,辽宁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农业科技行动和工程,加速发展现代农业,2007年制定出台了《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行动方案》。“十一五”以来,全省选育审定农业新品种290个,累计推广9800万亩,增产粮食49亿公斤,增加效益73亿元,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肉禽、蛋禽的良种率达到100%;超级粳稻育种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国内首次育成的直立大穗型超级稻“沈农265”、“辽星1号”、“盐丰47”等新品种,万亩连片示范区平均亩产超过800公斤,主要米质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粳米标准;玉米杂交种年产量占全国1/3;在全国率先突破海参、鲍鱼人工育苗、养殖技术;设施蔬菜面积达356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5.3%,粮食、肉类、水产品和禽蛋产量分居全国第12位、第7位、第5位和第4位。近两年来,通过开展农村科技特派行动,引进农业新品种1603个,推广新技术1039项,建立示范基地1188个,面积达到198.2万亩,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组织572个,创办公司17个,研发新产品236个,培训农民51.2万人次,培养农民技术员1927名,新增经济效益35.47亿元。
    目前,全省已建立科技进步示范县5个、示范乡9个,科技进山增效示范县5个,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市、区)1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省级农业高新区1个,并建设了一批县域工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