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动态新闻 辉煌历程 科技发展政策、规划与创新环境建设 60年发展状况比较 科技成就  
  甘肃科技
动态新闻
图片新闻
视频新闻
 
 
 
 
  首页 >> 60年发展状况比较
    1、科技人才队伍总量稳步增长。1949年,全省分布在工业、农业和文教卫生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共计2000多人,仅有科学教育馆、西北防疫处等8所实验研究机构,科技人员320多人,人才十分匮乏。截止改革开放前,全省拥有各类性质和类型的科研机构189个,科技人员11592人。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采取不断加强人才培养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措施,人才总量稳步增长。截止2007年底,全省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发展到48.4万人,是建国初期的242倍,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达到3.56万人。科研机构增长到298个,科技人员数21231人,分别是建国初期的99倍、354倍,其中独立科研机构125个,是建国初期的42倍。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其中两院院士13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长江学者10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5人,国家千百万人才国家级人选3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153人,甘肃省科技功臣7人,省政府特聘专家28人,省优秀专家571人,博士生导师634人,正高职称1936人,甘肃省“333人才工程”和“555人才工程”人选1114人,建立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个。
    2、科技投入逐年增加。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甘肃省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以及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科技投入逐步加大。科技三项费从1980年的830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2.01亿元,年均增长12.53%。2006年、2007年R&D经费内部支出分别为23.86亿元和25.6亿元,R&D经费占同期GDP的比例为1.05%和0.95%。
    3、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显著提高。经过60年的发展,通过能力建设,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中介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基本架构,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高等学校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日益明显,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协调互动、运转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显著提高。截止2008年,甘肃已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2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级59家;有6家企业列入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60家企业列入省级创新型企业试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7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0家,4家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个,建成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5个,科技基础条件平台6个,“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设计”、“精细化学品合成工艺和工程创新”、“食品药品检测”等3个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正在建设之中。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16个。同时,全省科技管理网络初步形成,14个市州的科技管理网和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区级科技管理网开通运行并实现了科技信息实时网上发布。
    4、科技产出成果丰硕。在1978年召开的甘肃省科学技术大会上,表彰奖励了206个先进集体,413名先进个人,688项科技荣誉奖。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取得省级科技成果4366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1136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63项。截止2007年底,全省专利申请量累计达15310件,授权量累计达8116件;2007年,万名R&D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为3446篇;“十五”以来,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累计达到116.09亿元,平均年增幅在20%以上,全国年排位在14至第17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