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技援疆工作介绍
日期: 2010年08月31日 11:02      
【字号:

  新疆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不仅凝聚着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饱含了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倾情支持与援助。
  无论是建立“新疆同东部十省市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还是中国科学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展院地科技合作;无论是实施“西部之光”计划和“科技支新”工程,还是科技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建立部区工作会商制度,启动“全国科技支疆行动”(2010年改为全国科技援疆),都是全国科技支援新疆工作的生动实践。
  科技部,把科技援疆作为重要工作进行部署,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力度。特别是2007年同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建立了部区会商制度,启动了全国科技支疆行动,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支疆工作的意见》。目前,已组织召开了两次科技支疆会议,推动科技援疆工作的深入开展。
  教育部,积极推进新疆高校学科和创新能力建设,倾斜支持新疆建立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近五年支持新疆高校实施的科研项目数量超过各省市的平均水平,同时组织内地高校采取多种方式同新疆开展了科研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广泛合作。

  中国科学院,与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兵团分别建立了高层领导定期会商机制,启动了中科院系统科技支新工程,建立了院地合作机制,已成功举办五届的“中科院——新疆科技合作洽谈会”,加速了科研成果向新疆的转移。
  中国工程院,充分发挥院士的战略咨询作用,组织开展了新疆水资源、能源基地建设、深部找矿等方面的咨询论证,为新疆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纳入中央决策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加强了对新疆基础研究领域人才培养工作,2009年支持新疆设立地区科学研究基金,占到总资金的18%。
  中国科协,在新疆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科普活动,通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等,加大新疆科普能力建设,面向新疆广大农村大力开展科普活动,2006以来已落实奖补资金3000多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新疆共开展科技合作项目900余项,投资总额170多亿元。全国科技援疆工作成为集聚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力地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批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区校全面合作协议以来,开展了“管花肉苁蓉药材、饮片、种子质量标准研究”、 “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合作项目85项,取得成果27项。
  乌鲁木齐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辖区企业与内地企业、科研院所广泛合作。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合作的新型维药研制,效果显著;新疆坎儿井灌溉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交通大学的“新疆农业节水物资物流平台构建及运作模式研究”合作项目,有力促进了新疆农业节水产业的发展;新疆绿色使者空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与湖南科技大学合作的“混合式高效蒸发冷却填料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对降低我国建筑能源消耗,缓解空调排放污染物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大学与科大讯飞公司进行深度合作,成立了“新疆大学讯飞语音及语言联合实验室”。在国内首次将最先进的智能语音技术与维吾尔语、汉语口语学习需求相结合,开展多民族语音及语言核心技术研究,共同开发新一代具有维、哈、柯文多语言软件内核和使用界面的智能“双语”民文教学软件系统。
  新疆惠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与河北微生物研究所、新疆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浙江清华长三院合作,筛选出了适合西北干旱盐碱土壤的菌种,建成了新疆最大的复合生物肥生产基地。
  伊犁师范学院与南京大学共建了“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实施了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混凝土材料中裂纹萌生过程的研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7项。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延伸和扩展了“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新材料产业链,改变了多年来我国铝基电子材料行业高端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新疆广汇集团联合潍柴动力、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供气系统生产企业等多家科研机构和生产商,经过两年多的研发实验,在86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开发出了中重型LNG专用运输车。目前已累计推广LNG货运车辆近800辆,建设LNG汽车加注站近50余座。
  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与新疆农科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孙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单位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高效节能建造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和新品种选育、种植技术、产后精深加工和冷链体系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新疆溢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新疆农科院等单位广泛合作,研究开发优质长绒棉、中长绒棉、超级长绒棉等新品种,对现有长绒棉品种进行良种繁育和提纯复壮。“溢达棉”牌精梳纱线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研发的紧密氨纶包芯纱系列产品和JC350S/2赛络紧密纺纱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科技进步的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首先是促进了新疆现代农牧业发展。
  育成了一批农作物优良新品种,解决了一批农业先进生产技术瓶颈问题。为棉产业成为新疆的支柱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培育出了一批“皇后”系列、“西域”等优质西甜瓜新品种,种籽产量占全国的80%;促进了番茄种植和加工业的发展,新疆番茄酱出口量占到国际贸易量的四分之一;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已占农业总产值的27%。
  其次是加快了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
  “特变电工”生产的世界容量最大的220千伏变压器销往美国,研制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超导变压器。“金风科技”掌握了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技术,成为国内风力发电机组制造的领军企业。“新疆众和”生产的高纯铝、电子铝箔和电极箔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出口到原来居世界垄断地位的日本。新能源的太阳能电池在青藏铁路等国家大型工程中得到应用。科技进步还促使医药产业崛起。
  再次是促进了矿业开发、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以矿产资源勘查为主要内容的国家305项目实施20多年来,发现和圈定50多条重要矿带200余处找矿靶区和普查评价基地;提交的科研预测储量黄金950吨、铜镍900万吨、铅锌1080万吨、钾盐3亿吨,潜在价值上万亿元,可提取价值6000多亿元,为新疆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通过在石油天然气地质科研方面的联合攻关,新疆的油气开发不断有新的重大突破,为建设新的石油天然气基地和实施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提供了资源依据。
  实施的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与调控”研究,在荒漠化治理等理论研究上取得突破,成果直接服务于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历时14年完成的“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生态工程建设研究”,成就了世界第一条穿越流动沙漠的“绿色长廊”。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初步建立起稳定和多元的科技投入体系。
  科技部不断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力度,“十一五”前四年,支持新疆(含兵团,下同)的项目经费达9.32亿元,是“十五”期间经费总和的2.32倍。“十一五”期间,新疆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经费达到1.541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自2008年起,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每年2000万元科技支疆专项资金。从2009年开始,自治区科技支疆计划实行引导性、指令性、以奖代补三种计划支持方式。与此同时,带动内地、区内有关单位在新疆进行科技投入。2008~2010年,共支持科技支疆项目304项,计划投资总额46.02亿元,其中自治区科技拨款8985万元,区外科技拨款2732万元。
  加强合作基地平台、科技计划项目平台和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推进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建立了“国家中亚科技经济信息中心”、“国家科技干部培训基地”,北京大学在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了“北大科技园”。
  许多省市纷纷在新疆建立各具特色的创新服务体系。上海市科委在乌鲁木齐建立了“新疆上海科技合作基地”,在阿克苏筹建了“阿克苏上海科技活动中心”、上海生命科学学院在和田地区组建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和田地区维吾尔医药研究开发中心”;天津市在乌鲁木齐建立了“新疆天津科技合作园”,并在喀什地区建立了“天津海河生态园”、“伽师县文化活动中心”、“津泽工业园”;山东省在喀什地区疏勒县建立了“齐鲁工业园”;福建省科技厅与昌吉州共同组建了“闽昌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先后成立了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克拉玛依分园、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塔城分园。
  积极探索科技援疆的机制,建立有效制度保障。
  为充分发挥科技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的先行作用,2000年9月,在新疆科技厅的倡导下,自治区同东部十省市建立科技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功地召开了10次联席会议,历次会议科技部派代表参加并指导工作。
  2007年,科技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科学技术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标志着部区合力推进新疆科技工作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2008年科技部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支疆工作的意见》,要求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支持新疆又好又快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探索科技支疆和东中西科技合作的新机制、科技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加强各类科技资源、科技成果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充分发挥人才等智力资源的重要作用,动员全国科技力量积极为新疆的发展与稳定做贡献,使科技更好地惠及新疆各族群众。
  2008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制订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鼓励开展全国科技支疆行动的若干规定》,提出了设立科技支疆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科技支疆合作项目,支持中央和全国省区市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开展科技支疆工作的二十条优惠政策,鼓励新疆各有关单位积极开展科技支疆工作。
  推动兵团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为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为兵团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与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达尔康公司合作,通过“滴灌核心产品数值化平台研究与示范”项目,建立了具有软件仿真加工等功能的快速开发平台,缩短滴灌产品研发周期50%以上,设计成本降低60%以上,已开发出一种新型滴灌核心产品并在生产中示范。
  新疆农垦科学院与中国农科院、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合作,联合实施了“杂交棉强优组合选育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选育杂交棉新品种4个,杂交棉制种种子单产达到198.1公斤,大面积高产示范皮棉单产达到284.5公斤。
  天富集团所属的天科合达蓝光与中科院物理所联合实施“宽带隙半导体材料碳化硅晶体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形成年产3万片碳化硅晶片的产能,晶体合格率88%,成本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10~13%,初步建成全球第三家碳化硅晶胚规模化生产基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