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充分认识当前抗大旱促春管工作面临的困难
日期: 2009年02月06日 18:26      
【字号:

    去冬以来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正在北方小麦主产区肆虐,严重的旱情已经影响了华北、黄淮及西北东部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为夏季粮油有个好收成、努力实现今年农业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鉴于此,我国历史上首个一级抗旱应急响应发布。

    据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介绍,预计2月份,陕西南部、湖北、河南西部和中南部、安徽北部降水量相对较多,虽然降雨量不大,但对缓和当地旱情较为有利;北京、甘肃、河北、山西、陕西中北部、河南北部、山东等地旱区大部降水仍然偏少,旱情仍将持续。3月份,华北、黄淮等地冬麦区降水偏少,旱情将进一步发展。

    当前,小麦从南到北陆续进入返青期,正是苗情转化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有效期仅为20天,农时已经相当紧迫。但降水仍然偏少、气温仍然偏高、冬麦区严峻的旱情还在进一步发展,抗大旱、促春管、夺丰收已经成为当前“三农”工作最紧迫的任务。

    近一个时期以来,旱区抓住立春前后气温回暖的时机,充分发动群众挖掘水源,千方百计加快冬灌速度,努力扩大浇水面积,抗旱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今年北方地区可能发生的大范围春旱,受旱区要高度重视当前抗旱工作面临的困难。

    ——抗旱水源严重不足。北方大部分地区江河径流持续偏枯,许多中小河流长期断流,大部分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据国家防总分析,1月份全国主要江河来水量,黄河中游偏少三至四成、下游偏少两成,淮河中下游偏少四成多,海河流域南拒马河偏少八成多。截至2月1日,华北和东北9个省(区、市)134座大型水库蓄水384.6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少蓄8亿立方米。河南、山西两省合计有721座水库干涸、4.7万眼机井出水不足或吊泵。陕西省目前水利工程蓄水总量为10.6亿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偏少15%。

    ——抗旱成本高难度大。北方冬麦区除部分大型灌区外,农业生产用水大部分以河道引水和机电井抽取地下水为主,由于河道来水少,只好大量使用机电井,但大部分平原区地下水位连年下降,不仅机泵维修、更新费用高,而且抗旱用油用电消耗量也很大。据调查,黄淮地区大部分远离渠道和电网的地区,用油抽水每亩地浇灌一次要30元至40元,加上苗弱追肥和人工成本费每亩地浇一次水要花70元以上,超过产值的10%;华北、西北东部一些地区,抽水扬程高,抗旱灌溉投入更大。

    “加之受旱持续时间长,当前一些重旱区要比常年多浇两次水才能保住苗。抗旱的高投入和农产品的低收益,使旱区群众抗旱浇灌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说,根据对受旱冬小麦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既无灌溉设施又无灌溉水源的面积高达5639万亩,占41%;有灌溉设施但缺乏灌溉水源的为2717万亩,占20%;有灌溉水源但缺乏灌溉设施的为2369万亩,占17%。以上三类总共占受旱面积的78%,从中可看出,当前大部分受旱作物灌溉难度较大。

    ——抗旱保障能力不足。抗旱资金缺口大,尤其是旱区群众自筹能力差;抗旱用油、用电等重要物资保障制度不健全,旱灾保险等社会救助机制在全国各地基本是空白;抗旱服务组织抗旱能力弱。近些年来许多地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投入严重减少,抗旱服务队设备老化失修严重,抗旱服务能力严重削弱。

    面对严峻的春旱形势,为最大限度减少干旱损失,保障夏粮生产不出现大的问题,受旱区各级领导一定要充分认识当前旱情的严峻性和做好抗旱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牢固树立抗大旱、防大灾、抗长旱的思想,从最坏处着眼,往最好处努力。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抗旱责任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领导、组织、责任、措施四到位,力争重旱区少减产,轻旱区不减产,非旱区多增产,为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