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科普在身边——全国科技活动周侧记
日期: 2009年05月18日 16:27      
【字号:

  镜头一:5月17日,国家动物博物馆4D影院

  “啊!”国家动物博物馆4D影院中,传出人们的惊呼。那是地球的蒙昧时期,火山迸发的岩浆近在咫尺,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向后缩,紧紧靠在椅背上。就在此时,座位忽地下沉了,影院里又响起一片惊呼。

  带上特制的黑色眼镜,开始穿越时间隧道,立体逼真的

影像把人们带回生命发轫之时。

  海洋里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在你周围伸出柔软透明的触角。配合着画面,椅子下面伸出塑料触角,一动一动地搔着观众的小腿。这些单细胞生物不断进化,一条原始鱼类跃水而出,你的胳膊上一凉,原来是溅起的水花。

  巨大的恐龙在原野上狂奔,大地随着它的节律震颤。它停在你面前,张开血盆大口,一股狂风扑面而来。就在你吓得歪过头、闭上眼睛之时,陨石从天而降,四周成为一片火海。这是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的起因,但从此哺乳动物在地球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也才有了今天的人类。

  “太好看了!”走出影院的人们交口称赞,影院的门口又排起了长队。

  镜头二:5月16日上午9点,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半消声实验室

  走进宽敞的半消声实验室,耳朵就好像蒙上了一层布,面对面说话都听得吃力。“这四周的墙壁都装上了吸音材料,这是我们重要的实验场所之一。”科研人员介绍说。

  今天,实验室成了科普天地,展出了声学所一系列最新的科研成果。便携式导盲仪只有一本书大小,由卡片式机盒和耳机组成。导盲仪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发出嘟嘟声;距离越近,声音越大。“导盲仪的有效范围在5米左右,主要技术障碍已经克服了,目前我们正在考虑怎样把嘟嘟声变成语音提示,怎样把体积变得更小。”年轻的科研人员介绍说:“国外同类产品要卖300美元左右,我们产品的价格将大大降低,可以造福更多人!”

  科研人员正在演示的“高指向性声频扬声器”引起了参观者的兴趣。“简单地说,这个喇叭发出的声音只走直线,不能拐弯。”科研人员的介绍让大家半信半疑,一位市民站在喇叭面前,“现在是梁祝。”他向左边跨了半步,“真的听不到了!”这种喇叭可用于美术馆、博物馆等场所进行定点解说,它发出的声音在固定位置才能听到,其他参观者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王先生带着才6岁的儿子来“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来之前我还害怕小孩子听不懂,现在别提他玩得多开心了,一个劲地让我明天再带他来。我倒是希望他将来也能成为科学家!”

  镜头三:5月16日上午10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报告厅

  “有一个我也认识的科学家,当别人邀请他参加研究时,他推辞了,说守着自己这一摊发发文章不错。”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超导物理学家赵忠贤正在作科普报告,“后来这项研究获得诺贝尔奖。他不是没机会得诺贝尔奖,但是缺乏科学研究的激情让他和诺贝尔奖失之交臂。”听众席中响起一片叹息,或许是对主人公的遗憾,或许是对赵忠贤总结的赞同。

  “你们在大钟寺附近用CDMA手机,可能信号就会好一些,那是因为联通公司在附近安装了超导滤波系统。”赵忠贤这样解释超导的用途之一。

  “种地也有大年小年。”赵忠贤这样描述科研产出的波峰和低谷,“做科研就要持之以恒。”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非常发达的,比如马镫子就是中国人发明的,被外国人选为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之一。”赵忠贤这样鼓励青年学子,“中国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了,不过我想总要有领先的时候,希望就在你们身上。”

  可以容纳300多人的报告厅中座无虚席,连会场两侧和后面都站满了学生。在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几乎没人离场。所有听众的注意力都被赵忠贤通俗的讲解、一个个小故事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深深吸引了。“我来自北大附中,以前也经常听院士的科普报告,但是觉得赵院士的报告特别能吸引人。”

  这个周末,科普唱起了京城休闲活动的主角。精彩纷呈的博物馆、各种难得一见的科研仪器、院士专家的精心讲解……随着2009年科技活动周拉开帷幕,公众在这一周也将尽享一场科普的饕餮盛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