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拿来”奠定基础 创新迈向振兴:越走越宽的韩国科技创新之路
日期:2006年02月09日 15:17     

    韩国原来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科学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韩国推行“科技立国”政策后,通过科技创新逐渐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闯出了一条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经济的道路。在短短的40多年中,科技创新大大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上世纪60年代初开展大规模经济开发时,韩国对科学技术实行“拿来主义”,就是引进外国的科学技术,进行模仿、消化和吸收。自1962年以后的30多年间,韩国用于购买国外技术的开销达239.8亿美元。借助买来的技术和“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奠定了本国科学技术的基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韩国的科技政策由引进模仿逐步转向创新和自主开发,高新技术崭露头角,精密电子、新材料、半导体等高科技项目起步并获得高速发展。韩国半导体、石油化工、造船、汽车等产业能在当今闯天下,都要归功于当时由技术模仿转向自主创新的政策转变。
  
    在科技创新进程中,韩国政府起到了强大的行政推动、政策引导作用。韩国政府在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科技发展规划,确定不同的科技创新重点。1989年制定的《尖端产业发展五年计划》重点推进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和光纤维等7个高科技项目的研究。1991年确定的“G7工程”,以新一代核反应堆等9项基础高新技术和超高集成半导体等8项应用技术为突破口。2001年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对信息通信、生物工程、纳米、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科技进行攻关。2004年的“十大新一代成长动力”科技发展工程,重点发展数字广播、智能机器人、新一代半导体和未来型汽车等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去年8月,韩国政府确定了21项“国家有望技术”作为今后重点发展的技术,并决定集中全国力量进行攻关。
  
    韩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下大本钱建立本国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库。人才匮乏的韩国直到1969年才在美国的帮助下建立科学技术院,而现在韩国政府投资的研发机构就达21个,企业和大学研究所更达上万个,总人口中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近40人。2003年,韩国投向研究开发的费用达160亿美元,占其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68%。目前,韩国在研究开发方面的一些指标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例如2002年科学技术竞争力位居世界第十,研发投资和研发人力分列世界第八和第九,在海外获得的专利数占世界第十,企业研究人员每千人注册的专利数居世界第一位。
  
    韩国人理解的“科技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而是始终眼睛向外,争取与国际先进科技比肩。韩国除采用通常办法,如直接花钱购买技术和通过合资消化吸收技术外,还着力采用其他三种形式:一是非贸易型技术引进,就是通过派遣人员接受培训、参观考察和交换技术资料获得技术;二是与外国共同进行研究开发,以技术合作的形式获得技术。如三星电子以前与日本索尼搞技术合作和共同研究,现在其不少产品已在技术上比索尼更胜一筹;三是在国外开办技术型企业和研究中心,通过当地的技术力量获得技术。韩国主要大企业都在美国硅谷设立研究中心或分公司,聘请美国工程师帮助设计、开发,将先进技术引进来。
  
    韩国科技创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市场需要确定研发项目,集中力量发展对国家经济拉动作用大和市场潜力大的科学技术。例如,近几年重点抓的通信技术及其产品已成为韩国最大的经济和出口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