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启动会在京召开
日期: 2011年07月12日 12:42      
【字号:

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

 

万钢部长在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有关部门与工程实施省签署“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协议

 

会议表彰“十一五”工程实施先进集体和个人

 

    为全面总结和交流粮食丰产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研究部署“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2011年7月12日,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在京召开“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启动会。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有关领导,相关粮食主产省领导、科技部门负责人、工程实施专家、工程专家组成员等1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吴子丹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科技部张来武副部长主持。
    会议全面总结了“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情况,表彰了“十一五”工程实施先进集体和个人,并对“十二五”工程的实施进行了部署。黑龙江等9个省的领导在会上作了发言。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与13个实施省分别签署了“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协议。与会代表围绕“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了热烈讨论。
    “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成效显著。工程实施突出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立足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强化了攻关田、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一田三区”建设,工程实施涉及12个粮食主产省的251个县(市),占全国粮食主产区680个产粮大县的36.9%。通过工程的实施,五年累计建立“三区”面积8.35亿亩、增产粮食4866万多吨,增产粮食占全国同期的17%以上;单产增加是全国平均的2.7倍。通过工程的实施,组装集成了180套具有区域特色的粮食作物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使核心区化肥利用率提高1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25%以上,灾害损失降低15%以上;创造了长江中下游单季稻亩产超900公斤、双季稻亩产超1325公斤,黄淮海地区小麦亩产超750公斤、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亩产超1700公斤的新纪录,为全国粮食大面积高产树立了典范,也为实现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万钢部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粮食科技工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的重要贡献,总结了“十一五”工程实施的成效与经验,并对做好“十二五”粮食科技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万钢部长指出,在当前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市场供应趋紧,粮食安全形势异常紧张的背景下,必须认清“十二五”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全面系统部署粮食科技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粮食科技作为农业科技工作的第一要务;二是要突出科技创新,促进粮食丰产技术集成和大面积均衡增产;三是要强化粮食科技服务,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基层一线,组织实施好“百千万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在粮食主产省建立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四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强化粮食丰产科技基地、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作;五是增加粮食科技投入,逐步完善粮食科技稳定支持的长效机制。
    粮食是保生活、平物价、稳民心的战略商品,确保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面对当前粮食生产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为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新增1000亿斤粮食的目标,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将在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13个粮食主产省(区)继续组织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并以此为重点全面、系统部署粮食科技工作。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欢迎进入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专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