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施增密增产 试验示范先行
日期: 2011年07月11日 11:05      
【字号:

    种植密度低是我国三大玉米产区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辽宁玉米的主栽品种多为晚熟高秆大穗型,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2800-3000株。农民传统认识是喜欢大穗玉米,注重单穗产量,结果由于亩株数少,子粒含水量大,导致最终产量不高。农民对耐密品种和增加种植密度也存有疑虑,多数农民不喜欢耐密品种的小穗,嫌费工,怕麻烦,使增加密度这项被国内外充分证明的有效增产措施得不到迅速推广和应用。
    那么耐密品种是否适合辽宁种植?目前玉米生产中应用品种的种植密度是否还有增加的潜力?有多大的增加潜力?采用什么样的配套技术措施更有利于增密增产?这是我省实施玉米增密增产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辽宁课题组在全省玉米不同生态类型区开展了广泛系统的研究,通过试验示范形成了以增加种植密度为核心的技术体系,为实现增密增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使这项增产措施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贯彻实施。                                                                        
    一、突破技术瓶颈,深入研究品种增密技术
    1. 增密10%则增产10%是行之有效的增产手段
    试验选用目前应用的高秆大穗型主栽品种11个,通过不同密度处理,在全省多点同一栽培条件下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每亩2800-3000株基础上增加密度12.5%-50%,增产幅度为5%-38%。其中50%以上的品种增密10%即达到增产10%以上;3个品种增密30%左右则增产10%-30%。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播种质量的限制,一般推荐每亩2800-3000株最终保留至少缺5-10%。因此,在现有栽培管理水平下对高秆大穗品种提出增密10%而实现增产10%是切实可行的。该研究结果在“粮丰工程”项目区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增产效果显著。
    2. 应用耐密品种是提升我省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试验选用3个耐密品种(郑单958、辽单565、沈玉21)与上述11个高秆大穗主栽品种在同一施肥管理条件下,采用每个品种最佳密度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耐密品种比高秆大穗增产24.9%-31.8%。
    超高产栽培试验及生产上高产实例证明,耐密品种随土壤肥力水平、生产投入、田间管理及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增产潜力很大,而且耐密品种种植密度适应范围广,植株体自我调节能力强。如郑单958和辽单565,在同一施肥水平下,每亩种植3500株与5500株之间的最高产量与最低产量仅相差6.9%和7.8%,说明耐密品种对密度反应迟钝,更适于机械化种植,产量稳定性好。
    但目前我国玉米耐密品种较少。辽单565是辽宁省农科院自选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20天,米质好、植株矮、抗倒伏,通过“粮丰工程”进一步大面积示范推广,该品种在辽宁及吉林、内蒙等地均适合种植。近三年累计推广面积2236万亩,并且在超高产栽培中连续两年约40多亩地单产实现1000公斤以上,其中7.5亩地块最高单产达到1160公斤(含水量14%)。辽单565的选育和推广应用丰富了我国耐密抗倒伏新品种资源库,于2007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因地制宜,建立适用增密种植形式
    根据“不均匀分布原理”,既在地下部分得到充分满足时,通过地上部不均匀分布改善群体冠层结构,进而能够通过增加密度提高产量。种植形式不同,植株地上部冠层结构变化很大。探索偏垄宽窄行种植技术、双行双株定向种植技术、疏密种植技术等新的种植方式,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以期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实现增产目的。
    三、加强组织管理,扩大试验示范效应
    1. 课题实行辽南、辽北和辽西玉米生产不同生态区分别由丹东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分工负责,与省内9个玉米主产县的农技推广中心结合,重点开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和示范推广,具体进行“一田三区”建设。五个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分别由省农科院、中科院生态所、沈阳农业大学、丹东农科院承担,设专题主持人并组建课题组,在相应的生态区进行技术攻关。
    2. 为确保试验示范的顺利实施,聘请5名省外专家成立了专家指导组,对课题实施方案和关键技术内容进行把关、调整和指导,并负责测产验收。监理组由省科技厅、农大、农科院领导和专家组成,对课题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跟踪、巡回检查,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协调和解决。项目实施以来,监理组每年分别在春耕、播种、夏管、秋收等关键生产时期多次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
    3. 执行“滚动支持、动态调整”。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子课题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对达到阶段性目标和评估要求的子课题,按其任务进入下一阶段研究。对达不到阶段性目标和评估要求的子课题,责令整改,并给予警告,如仍达不到要求的,给予停拨经费,终止合同。
    4. 联合国家、省、市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形成科技管理与农业行政管理的良好配合、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的紧密结合、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的密切合作的执行模式。充分发挥专题承担单位的作用,借鉴实施“九五”、“十五”国家重大科技农业专项研究取得的成果,利用国家和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集成优势,横向联合、上下联动、团结合作、协同攻关。
    5. 模式区间联合检查、交叉验收。每年组织各模式区和专题主持人及科技骨干于玉米生长季节(一般6-8月)进行方案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联查。为保证测产的公正性、权威性和真实性,秋季测产验收时,由各模式区派出专家在三个模式区之间进行交叉验收。通过联合检查和交叉验收促进了同行专家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6. 加强学习和经验交流。课题执行期间,省科技厅主管领导、课题主持人和主要研究人员多次前往吉林等省咨询、学习和交流课题执行情况及组织管理经验,详细探讨“三区”建设和项目实施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了该项课题研究和管理水平。邀请国外专家、教授来我省玉米项目区考察和讲学,并对我省玉米生产提出指导性建议。
    7. 扩大宣传,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全面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使他们及时了解和使用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措施,课题组编发“辽宁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简报,及时通报课题进展情况、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同时把玉米产业市场信息传达给科技示范户和广大玉米种植户。在辽宁电视台《黑土地》栏目、科技日报、辽宁日报、农民日报、辽宁农民报等媒体上进行了广泛宣传。
    2006年至2010年,课题组在辽宁省沈阳、鞍山、锦州、阜新、辽阳、铁岭、朝阳、葫芦岛等8个市9个县(市)、区重点示范推广3个主体技术集成模式和5项关键技术,共计落实核心区9.85万亩,示范区582万亩,辐射区5405万亩,总面积5880万亩。累计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产量增产28.05万公斤,累计增加经济效益28.05亿元。课题的实施初步解决了辽宁玉米增产的技术瓶颈问题,提高了全省玉米生产的科技水平,为大幅度增加玉米单产,实现粮食可持续增产、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