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教育差异在哪
日期: 2004年08月10日 15:38      
【字号:

    中国作为东道主,31个省市、自治区的800多名代表参加了第三届APEC青年科学节,展出200余件科普作品。科学节期间不仅展示了我国青少年的创新水平,更重要的是在与国外交流学习、思维碰撞的过程中,看到了中外科学教育的差异。

  身边有科学

  在第三届APEC青年科学节的科普展览上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现场采访的记者们放下手中的纸笔,在日本的一个展位前玩起了叠纸飞机。这个名为“圆筒的飞行”是孩子们在玩纸飞机游戏时,发现了锥面的圆筒形状要比整个圆筒飞得远。这种纸飞机用一张正方形纸叠制而成,简单易学,大家兴趣盎然地体验着两位16岁的日本学生的研究结果,感叹身边科学的神奇。

  泰国学生带来各种水果和蔬菜,做抗氧化剂的试验;印尼的学生用草药治青春痘,吸引了许多孩子上前观看和咨询。

  “这些作品面向身边的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在展出时观众能动手参与,很受欢迎。”本届科学节专家委员会成员、科普研究所研究员翟立原认为,科学灵感来自生活,我们应鼓励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科学,以学生设想为主,偏向于生活化,利用简单的设备,体验科学的无穷乐趣,提升青少年的创造力和科学兴趣。

  给小猪画上翅膀

  “什么能飞起来?”老师问。一位学生给小猪画上了翅膀。

  猪也会飞?这太不可思议。然而老师并没有否定孩子的想法,而是鼓励孩子大胆想象。从此在科学幻想画上多了一个长着翅膀的小猪。这是十几年前国外课堂教学的情景。

  在教师论坛上有个不可忽略的细节:来自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老师都是站在讲台上讲,多媒体演示、肢体语言与台下形成互动交流。而来自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老师,大多坐着讲解,气氛显得沉闷死板。专家认为这个现象与各国平时课堂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

  “我们的课堂还是老师讲学生听,物理、化学现象死记硬背公式,考试是标准答案。”北京平谷三中老师刘福华说,目前的教育方式不仅造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而且折断了想象的翅膀,逐渐失去创新个性。“正是尽情的想像让《哈里波特》飞遍世界各地。”翟立原说,要想、敢想的开放性思维是培养创造性能力的基础,我们的教育应鼓励孩子多想,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自由发挥,并适时引导而不要轻易否定,不要急于求成,孩子们需要一个从想象(无序)到逻辑(有序)的过程。”

  国外没有“科普”这个词

  “美、日等一些国家没有科普这个词,他们自然地将科学融入到课堂教育中。”中国澳门代表团负责人方伟雄告诉记者。他的话在教师论坛上得到印证,在“科普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专题上,国内外显示出明显的差异。美、日等国家讲的是如何在课堂上组织活动,而我国讲的是如何在课外、校外做科普工作。

  “美国高中阶段的论文水平与我国研究生水平不相上下,这得益于他们平时的课堂教育。”面对美国学生作品对于纳米技术、天体物理、生物燃料电池等科学前沿的深入研究,翟立原说,严谨完整的研究论文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过程。他说,在美国从小学就开始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和研究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尤其强调通过科学实验、实际应用来培养创新能力。

  美国女孩SabrinaMartin从小喜欢仰望星空,遐思无限。她对星体运动做了长达5年的持续研究,现在是耶鲁大学天文学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在展览会上,她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了研究情况。

  北京八中的一位高二学生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航模作品,他说这是课余挤时间做的。如果学习成绩掉下来,制作权就被家长“剥夺”。学校高一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许多学生刚刚入门,想接着深入研究,可是步入高二以后课程就被取消了,兴趣的“风筝”也就断了线。

  “目前,国内学生课外时间相对较少,因此要把科学融入其他学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训练科学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北京代表团负责人甘北林说。(科技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