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部门户 > 科技部工作
科技润良田 仓廪稻麦香——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推进纪实
日期: 2012年08月02日 14:23      
【字号:

    21世纪的前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4年连年减少的危机,粮食总产量从1999年的5亿吨下滑至2003年的4.3亿吨。

    在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关键时点,科技部联合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与12个主要粮食生产大省,果断启动了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一次大规模会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全国推动的大项目

    “几部委联合进行大项目规划,多部门合力推动,这种机制在农业科技领域是前所未有的。”赵明说,“这充分说明了当时粮食生产任务的紧迫,以及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这样一个全国推动的大项目,我们在规划设计上确实殚精竭虑。”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作物栽培生理系主任、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首席专家赵明说。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技术方案设计上采取了“三三三”的设计理念。第一个“三”指突出水稻、小麦、玉米三大重点粮食作物;第二个“三”指突出长江中下游、华北和东北3大平原12个粮食主产省;最后一个“三”指突出技术创新的核心区、技术集成的示范区和大面积引导的辐射区的“三区”建设。

    此外,工程在组织管理上也创造性地采取了强化5个“多”的联合推动机制。一是强化多部门的组织协调,成立国家级协调领导小组和省级领导小组,负责重大计划、活动的组织协调;二是强化多途径的资金整合,在资金投入上采取国家拨款、地方配套和自筹经费的三结合。“十一五”期间工程的国家拨款为1.77亿元,带动配套与自筹经费2.25亿元,有效保障了工程的资金支持;三是强化多学科优势互补,根据粮食生产多学科需求的特点,建立了以作物栽培为主,联合土壤肥料、植保、农业机械、信息化等多学科人才队伍;四是强化多层次科技人员衔接。成立了科技工程总体专家组,负责技术咨询、论证、评估和验收。各课题实施单位成立不同的核心、示范和辐射“三区”技术负责专家组;五是强化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发展,以工程实施为纽带,搭建农业教学、科研和推广的结合,探索总结出了“科研院所+生产单位(农户)+龙头企业”等多个粮食丰产技术转化与推广模式,为粮食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各地探索出各具亮点的工程实施模式。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兰溪镇塘西坪村农民黄建华在赫山区农业局、区种子公司指导下,不仅带领本村村民建立起优质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引进示范新品种,还与当地的一家粮食加工企业签订订单生产合同,种植优质早稻和晚稻,实现了家庭经济收入的大幅增长。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改变了以往科技管理部门发布一个指南、大家进行小而散研究的模式,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全方位实施。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特别适合大范围、多省市的科研合作,尤其适合这种公益性项目。”赵明说。

    汗水浇灌结硕果

    “虽然工作强度非常大,可每当我们完成了收获或播种任务后,心情都特别愉快,不感觉苦,也不觉得累。”王晨阳的朴实话语道出了默默奉献在科研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心声。

    近300个单位的5000多位科研人员带着国家使命和科研热忱深入田间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为这些顶着严寒酷暑工作、长年累月吃住在农家的科研人员的真实写照。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粮丰工程项目豫北灌区团队负责人王晨阳告诉记者,团队每年所承担的各类大小试验有20多个,而且分布在不同地点。比如在温县祥云镇安排的各类栽培试验占地近40亩(不包括攻关田),涉及上百个小区,在赵堡镇也有试验地10余亩。这些小区的调查测产、收获、脱粒完全依靠比较原始的人工操作。每到这时,团队的科研人员需要分头在不同地区,早出晚归、吃住田间,连续工作10余天。

    作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专家,赵明在担负教学科研重任的同时,还需常常奔波各地调研、验收。一次,赵明在车上颠簸了7个多小时到达验收地,一下车顾不上休息就直奔地里,监督采摘玉米。

    人力和资金有限,项目课题的重任却摆在面前,科研团队如何才能完成?王晨阳介绍了他们的创新经验: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是豫北地区的一家民营种业科技企业。一直以来,公司开展小麦高产田展示、良繁基地建设的意愿非常强烈,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超高产栽培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方面相对薄弱,缺乏对品种发育规律、关键及配套技术的系统研究,且技术培训与推广能力不强。

    此时,迫切需要在该区域开展技术示范与推广的王晨阳团队,正被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有限、示范推广面积难以迅速扩大等难题困扰。

    优势互补,一拍即合。于是,河南平安种业负责建立大面积、大规模高标准良种繁育基地,逐步实现统一高效管理和优质优价收购;王晨阳团队则主攻关键技术与集成技术研究,开展超产、超高产攻关与示范,组织技术培训与服务。在这一强强联合下,2006年,15亩豫麦49-198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717.2公斤;2011年,百亩高产攻关田实打验收平均亩产730.5公斤,均创当时同面积小麦高产纪录。

    汗水浇灌出沃田,智慧凝结成硕果:通过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十一五”以来,在12省累计建立水稻、小麦、玉米核心试验区、示范区、辐射区8.35亿亩,5年共增产粮食4866.48万吨,亩产平均增加58.26公斤,单产增长率为11.58%,增加经济效益852.92亿元。与全国同期粮食生产相比,增产粮食占全国同期增产量的17.04%,亩增产是全国平均亩增产21.45公斤的2.72倍。

    与产量提升同步的,是3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的显著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了12%至15%,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0%至16%,自然与生物灾害损失率降低了15%,农药用量减少25%至35%,每亩节本增效达110元左右,有效促进了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充满信心向未来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四川、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等13个粮食主产省(区)继续组织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回顾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走过的道路,赵明总结了不同时期的任务侧重:“十五”时期以恢复性生产为主,力争把现有技术尽快集成到位,马上在生产上见效;到了“十一五”,则是关键技术创新与技术集成并重,力争形成新型的技术体系。

    王晨阳分析了与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取得巨大成功的三大原因:一是企业尤其是种业公司,迫切需要与其品种相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十分重视新技术的集成及推广。同时,企业拥有试验基地和资金,可以补充粮食丰产工程配套技术的研发;二是种子企业利用种子推广的优势,可率先在核心示范区实现统一高效的管理模式,种子实行“优质优价”收购,实现企业、农民双满意;三是企业拥有较大面积的自繁种子基地、联繁基地,年推广面积较大,在其种子面向市场的同时,配套集成的各项先进栽培管理措施与成果也会随之实现转化推广。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还成为孕育农业科技人才的摇篮:截至目前,共培养博士研究生近300人,硕士研究生1000多人,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培训会18000多期(次),培训技术员和农民群众300万人次,有力促进了丰产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十二五”时期的新任务是什么?工程的研究目标将开始发生转向—在继续实施好原来的丰产高效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均衡增产研究和节水节肥研究。”赵明说。

    近期启动的“十二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稻麦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课题就是一个典型。这一课题主要针对制约江苏稻麦大面积高产高效的重大技术问题,实施关键技术突破,构建适宜的稻麦大面积增产技术体系,在江苏淮北、江淮、江南三大生态区大面积示范应用。

    “进一步实现产量突破的难度加大。下阶段攻关重点是如何实现两季作物持续增产、均衡增产和节本增效。”谈起团队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王晨阳的回答清晰有力。

    在“十二五”新征程上,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将继续挥就田间大手笔,为百姓换得仓廪稻麦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