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06中国软件自主创新论坛在大连隆重开幕,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出席会议并致辞。
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指出,软件信息服务产业是一个无所不在的产业,随着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各行各业对软件信息服务的不断深化,软件尤其是许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是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周期缩短,需要不断创新的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科技要做什么,各界政府包括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国家通过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加大了对软件开发的力量,尤其是科技难度大,具有基础性,前瞻性的软件产业,“十五”期间重点是中间件和普通应用的软件,像ER,数据库等等,这些大部分为少数企业垄断,企业开发成本很大,人才也不够。通过国家科学计划的支持和产学研的开发,培养人才积累技术,提高中国软件未来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世界各国的软件产业都是从小到大,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起来的,软件从开发到产业的形成不能单靠政府的支持。但政府通过技术的发展、政策激励等手段也能在软件的产业化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支持。软件产业孵化器是科技部与各地政府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府的复制软件产业化的创造。
他指出,“十五”期间科技部和各地政府分别在上海、大连、北京、广州等地建立12个“863”软件产业孵化器。这里的专业孵化器是指在各个地方的开发区有很多孵化器,我们称它是一半的孵化器,提供一半的服务。科技部在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方面搞了两类专业孵化器,在这些专业孵化器里面给被孵化的企业提供一些专业的服务,基本完成了“十五”期间专业孵化器的布局工作。每个地区的孵化器侧重点有所不同。在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软件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建立了关键技术的孵化器。这些孵化器提供的主要是一些关键技术,以嵌入式软件、大型应用软件为主,针对沿海地区软件交流比较频繁设立了软件出口孵化器,以重点地区的软件企业发展带动西部的企业发展。
863软件产业孵化器有资源中心、生产平台、运行平台和等几个部分构成孵化器的支撑体系。随着863软件专业孵化器的建成,一批优秀的软件生产企业获得成功,一些市场竞争力强的软件产品也相继面世。和其他高技术产业一样,产业集聚效应对合理使用资源,上下游产业,形成市场品牌等等也具有重要作用。这里所说的产业集聚是集聚在一个区域,在中国53个专业开发区,集聚了中国一半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软件的产业发展更许多集聚效应。中国的软件企业数量远远超过印度,但中国的软件企业普遍规模很小,也可能是刚刚发展的结果。像印度的十大软件公司,人数都在四五万人以上,而中国最大的软件公司大概就三四千人。通过十年的努力,各地高新技术开发区,政府共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通过一些区域政策优惠的条件来形成软件产业的集聚效应。2005年全国32个软件产业基地软件企业总数达到16110家,从业人员47万人,软件出口22亿美元,软件收入占当地软件产业的平均比例在75%以上。有14个基地所在城市软件收入的比重达到80%以上。软件基地已成为我国软件产的主力军和软件产业国际化的先锋,成为培育软件企业和软件企业家的摇篮,优秀软件人才的高低。与国家发改委2000年制定的12个国家软件园也出自这些火炬软件产业基地。
863专业孵化器和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的建立是科技促进软件产业化的成功尝试和创新之举,是软件产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成功实践。“十一五”期间国家继续通过863重大与重点项目的科技计划支持前瞻性,基础性软件和重大行业应用性软件的开发,增强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继续通过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863软件产业孵化器支持软件工作;培育一批管理先进,创新能力强和具有竞争力的软件企业,建设一批从事软件出口和外包业务的基地,带领造就一支从事技术研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企业管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