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科技部门户 > 地方科技 > 浙江 > 最新动态
浙江:减负与激励并行 为科技创新“增效”
日期: 2023年01月28日 14:37      
【字号: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充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活力,必须破解人才在创新活动中的困境和难题。2022年12月,浙江省科技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5方面15条举措,给青年科研人员送上了一份减负“大礼包”,标志着浙江省科研人员减负行动迈向了3.0。

  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减负行动3.0”直指青年科研人员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痛点和难点,推动一系列硬招、实招落地见效,为科研人员“减负”,为科技创新“增效”。

  一、从1.0到3.0,减负行为不断向纵深推进。2018年,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在全国范围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7项行动,正式开启“减负行动1.0”。浙江通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力抓减环节、减材料、减次数、减时间,实现科技服务事项网上办理100%开通、科技信息孤岛100%打通、科技数据资源100%共享,将科技业务“一网打尽”。2020年,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发布《关于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的通知》,开启“减负行动2.0”。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积极打造“科技攻关在线”等重大应用,实现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系统性、重塑性变革,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2022年8月,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印发《关于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 “减负行动3.0”正式“上线”,减负主体聚焦青年科研人员。浙江再次积极响应,迅速出台《实施方案》,强化激励措施、细化减负措施,为青年科研人员“轻装上阵”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从1.0到3.0,减负行动不断向纵深推进,频频落地的“政策红包”,体现了相关部门充分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活力的决心。

  二、开“机会之源”,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青年科研人员因资历浅、资源少,在科研项目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如何为青年科研人员创造条件、增加机会?《实施方案》明确指出: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支持青年人才比例不低于50%,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自主立项课题50%以上由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纲,力争2023年度超过50%的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纲。三个“50%”,体现了浙江“扶上马、送一程”的决心和力度。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不仅要增机会,还要增激励。近年来,浙江省科技厅不断健全体现知识价值的薪酬分配机制,通过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等措施,强化科技成果产权或长期使用权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2017年,浙江省修订《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明确支持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改革;2020年,浙江若干高校院所被科技部列入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单位;2021年,浙江出台《关于加强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不断出台的政策组合拳,让更多有作为的科研人员理直气壮地“名利双收”。据了解,2019至2021年,浙江科研人员获得转化现金和股权收益已达20508人次,现金和股权收益额7.8亿元,收益额年均增长33%。

  三、节“时间之流”,让科研人员“轻装上阵”。减负,就是要卸下不合理的负担,让科研活力充分涌现。构建项目实施、资金使用、项目管理“三大包干”,建立科研活动和资金使用两张“负面清单”,形成信息公开、结题抽查“两种监督”并举的机制体系……近年来,浙江省科技厅不断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深化“负面清单+包干制”改革,有效提升科研人员的自主权,为科研人员松绑。目前,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包干”力度已在全国领先。试点项目从人才类项目拓展到重大项目,累计试点项目达350项左右,累计试点经费近3亿元。项目实施“包干”到个人,项目管理“包干”到单位,经费一次性拨付到位,不再进行中期检查,为科研人员“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大胆干”营造了良好氛围。为了节约和保障青年科研人员的科研时间,《实施方案》还明确,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少于4/5,并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开发科研助理岗位。据了解,2022年,浙江开发落实科研助理岗位11362个,完成预期目标的178%,超额完成情况居全国第4位,受到科技部通报表扬。减负不是目的,为创新增效才是初衷。省科技厅法规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系列举措,就是要为青年科研人员松绑解忧、简除烦苛,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科研,最大限度地释放青年科研人才的创新活力。

  四、蓄“数字之力”,激活减负“新引擎”。2022年上半年,中国计量大学教授俞书伟通过“安心屋”完成了3D打印机清洗技术专利转让,以5万元的价格将专利转让给了台州的一家公司。不同于以往要往返审计、鉴定等部门层层审批,在“安心屋”应用场景下,只要在电脑上按步骤填完相关表格,就能高效完成成果转化。让“数据跑路”代替“线下跑腿”,以数字化改革推动科研放权赋能,正是浙江推动科研人员减负的“关键一招”。为了有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浙江省科技厅依托“科技成果转化在线”,在全国首创全流程、规范化的职务成果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将职务科技成果从一般国有资产管理中单列出来,推动校内审批从5部门精简到2部门,平均用时从58天缩至31天,大大提升了成果转化决策和审批效能,让科研人员能够免除申报的繁琐和长时间的等待。数字动能澎湃,让繁文缛节更少,让创新活力更强。下一步,浙江省科技厅将以数字化改革助推科研管理流程重塑,持续深化拓展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迭代升级“科技攻关在线”“科技成果转化在线”“浙里大仪共享在线”等重大应用,实现科研单位、科研人员项目全周期“最多填一次”,促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科技报告等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智能精准配置,以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推动成果转化尽职免责。

  浙江省科技厅推动各项政策扎实落地,加快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为浙江加快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提供强劲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