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国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国际科技合作 ![]() 日期:2007年11月13日
12日,科技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并启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这是我国政府为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而制定的又一个重要规划,对于调整国家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降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大的意义。科技部副部长尚勇、曹健林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等有关负责人出席了新闻发布会。
科学技术部新闻发布会实录
尚勇:尊敬的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今天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在这里一起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国家关于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前一段时间发改委代表国家发布了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科技部也发布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科技行动方案来配合国家方案的实施。国内外媒体做了充分的报道,受到了世界的关注。这一系列的重大动作,都表明了中国政府坚定的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这方面的决心,也体现了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的具体行动。 曹健林: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由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在这里正式发布了。这是继科技部去年发布中医药国际科技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之后,我国为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发展成果,而制定的又一个全局性规划,对于调整国家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促进节能降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炭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尚勇:现在请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许勤司长介绍促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 许勤:谢谢尚部长。大家上午好!因为张晓强副主任出访,今天我受他的委托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按照要求先介绍一些情况。 尚勇:下面请各位记者提问。 提问:我是人民日报的记者,我有两个问题向各位请教。第一就是我们列入计划的项目是怎么样产生的,是什么样的程序?第二就是发改委和科技部列入计划的项目具体是什么样的?第三就是启动计划安排专项资金,这个专项资金能有多少,谢谢。 曹健林: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这个项目是怎么产生的。首先是由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产生的,这个需求很明显,有一大堆现实能源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针对这些问题,科技部、发改委共同组织专家研讨,在这些问题中有哪些技术需要攻关,有哪些技术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我们需要合作,还有哪些是通过很好的组织国内相关力量做系统集成,另外最重要的还有哪些是我们已经实际具备这些能力,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进行大面积的推广,我们跟专家共同商量把这些针对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分类,组合起来列出项目,这是第一个问题。 尚勇:我补充几句,两部委开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合作计划,主要就是促进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国际创新研究和产业化,鼓励我们国内相关的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和国际上一些著名的企业研究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在投入上面政府是通过计划的引导,更主要的主体仍然是企业。我们研究开发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但是最后的目的是要产业化。刚才曹部长介绍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要集成资源,比如说科技部从973、863到支撑计划,都有大量的资金是投入在清洁能源和环境领域,其中很大一块是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领域。另外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这方面,每年也有几亿元的资金投入,更大块是发改委在产业化上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我们两部委联合发布这个计划,也就是通过集成我们国家的资源和社会的资源,集成国内和国际的资源,通过这个计划促进国外机构、企业除了和我们合作之外,有一些先进的技术也鼓励他们转让,所以将来合作过程当中内容将很丰富。 提问:我是中新社的记者,这个国际合作计划是不是也适用于大陆和港澳台地区间的合作,如果不适用的话是不是还会有一个计划出台,也就是说对大陆和港澳台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合作领域有没有具体的设想?谢谢。 尚勇: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计划当然适应于我们港澳台地区。目前内地与香港、澳门签订科技合作协议里面,都包括了清洁能源的内容。所以在这一方面,特别是香港、澳门对此非常重视。但对台的交流,现在还只能限于在民间的交流,我们也鼓励两岸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的合作。但是因为台湾当局的种种原因,我们科技部和台湾当局有关部门还没有办法开展对话。我们鼓励港澳台通过各种渠道,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开展合作,我们也是给予支持的。所以这个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是包括面很广的一个计划,谢谢。 提问:你好,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现在我们国家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方面开展国际合作的现状? 尚勇:我来介绍一下。目前我们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和世界上很多国家建立了这方面的合作关系,比较典型的比如我们和美国这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多好的成果,与欧洲国家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比如与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都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例如我们关于太阳能的合作,氢能和燃料电池等方面的合作。另外在可再生能源范围应用很广范围的建筑业,我们国家2005年的数据,光是太阳能加热器这方面,就是在房屋应用的太阳能板达到了2600多万平方米,我们和德国政府签订了关于建筑节能和新能源应用的有关协议。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科技部后面的这个楼就是节能楼,是与美国合作。节能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采用了太阳能技术。比如说中国和意大利合作在清华大学建立的一个节能环保楼,那上面采用了各种太阳能,包括生态环境这方面很多种先进的技术。我们和一些国家,包括在清洁发展机制方面也有很重要的合作。特别是风能发电方面,我们和北欧进行了一些实质性合作,在生物质领域也和一些国家进行了合作,特别是可燃冰里面,和德国、加拿大等等国家。应该说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我们已和几十个国家建立了研发、技术转让和示范等各种形式的合作。所以这个计划的出台,有很扎实的国际合作的基础。 许勤:我觉得光明日报的同志提的问题非常好,我个人理解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合作,应该是国际范围的,是各国共同的利益所在。从目前来看,尚部长刚才介绍实际上是多边和双边的计划相当多,可能时间的关系尚部长没有过多的展开。从目前来看,和欧洲的合作应该是大量的,同时中国参加了很多新的合作计划。比如说科技部现在牵头参加的核聚变的合作,也应该是未来人类能源重要的方向。目前国家发改委支持建设的在安徽合肥建的号称小太阳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也有很多的合作,比如中德高技术论坛,和德国生物质能的合作这种计划确实很多很多。我认为这一次国际合作计划推出更多是考虑到全球的共同利益,更多调动全球资源来为中国的能源发展,也是为全球的能源发展能够做出新的贡献。所以目前有很好的基础,但是未来的国际合作空间,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大。能源问题和未来的环境问题,它是和环境紧紧扣在一起,应该说是未来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所以国际合作的计划推出的时机我认为非常好,也是非常有利。应该说下一步我们两部委应该共同努力,把这个计划落实到实处,真正出实效,真正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提问:我是经济日报的记者,我问一下许勤司长,就是在实施这个计划过程当中,如何维护我们国家的产业安全,尤其是支持民族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核心技术? 许勤:谢谢你的问题。这次十七大确定我们继续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总体方针,我想这个国际合作计划也是符合十七大的总体要求。在新能源产业和再生能源产业国际合作当中,我们第一点应该是互利共赢。因为它符合全球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第二是我们从目前来看,我们自身的一些领域开发的水平和产业化的水平,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国际合作当中,我们要更多的来调动好国际资源,能够使得我们在相当多的领域能够弥补这个差距;第三是我们目前的基础,无论是工业基础还是科技水平,应该说为我们下一步进一步研究新的能源技术,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当然作为一个国家来讲,我们一定是在计划当中和具体执行当中,鼓励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和水平。我是认为只有在发展当中产业才能取得安全,在合作当中才能取得共赢。所以有一些事情我想不能对立的看,可能要辩证的、全面的来看。我个人的观点还是在国际合作当中,我们以互利共赢作为基本原则,在发展当中取得我们的竞争优势,谢谢。 尚勇:我补充一句,这个计划本身也是我们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提高在能源领域我们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具体的举措。我认为扩大开放,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空间,是我们的方式手段,主要的目的还是要提高我们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方面自主创新的能力。通过开放,通过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先进的知识和先进的经验,最后要形成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也要提高我们相关企业在这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我们本着这个原则来实现像许司长所说的互利共赢。 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把知识产权问题在政策里面作为重要的问题,我们尊重和保护国外相关知识产权,同时我们也鼓励我们的企业来创造更多的自主的知识产权。 提问:我是科技日报社记者,我想问一下可再生能源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成本较高,所以在降低成本和推动规模化应用方面,我们计划做哪些安排的考虑?另外还有一个计划提出要建立国际化的检测中心,这样的检测中心和现在的计划有什么关系? 曹健林:我来回答。这是两个很重要的问题。能源问题牵扯到千家万户,是我们民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成本问题应该说是能源问题的核心之一。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如果说它现在还没有大量的取代化石能源的话,我的理解最关键也是成本问题。为了解决成本问题,科技部和发改委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可以说成本问题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攻关技术的核心。比如说太阳能方面,我们现在攻关的核心就是降低太阳能光伏材料的成本,如果可以多说几句的话,就是由于近几年来的大量应用,目前最广泛的光伏材料高纯度晶硅,它的价格从几年前大约30美元一公斤涨到近300美元一公斤,为了攻克这个难关,为了在这方面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科技部会同若干个地方政府组织一批技术在集中攻关,力争在近期内解决核心材料的成本问题。在风能方面,像刚才许勤司长也谈到了,目前我们国产化的程度,在两兆瓦以下已经是90%,再高容量已经达到70%,风能成本已经在大幅度的下降,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下降,要把相关的材料加工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要尽力国产化,同时加工要高效能化,我们也在加强国际合作。在其他能源方面,生物质能源方面,我们也在探索一些新的方法,比如说大量的使用秸秆材料来转化成生物质柴油或者是生物质酒精燃料乙醇,而不是用已经成熟的淀粉材料,因为淀粉在我们国家对于中国一个人均可耕地面积世界上很少的一个国家,我们尽量基于传统的利用淀粉的生物质能源的技术转向利用秸秆等纤维素材料,这方面我们做的很大的努力,全世界也都在攻克这些难关。我们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经过广泛的国际合作,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成本会进一步的下降。当然很难具体的预计量化给出大家哪年能量化指标,但是科学家有预测,我们相信会很快的下降,而且接近现在化石能源的水平。 尚勇:我补充一点,关于成本问题,曹部长提出了现在降低成本是一个核心问题,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要把它开发和应用的一个重点放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在农村因地制宜发展各种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特别是生物质能以及沼气。现在的问题是要使广大农民生活改善,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农民能用得起的低成本的、方便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这是我们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一点。在这个方面,我们不但要考虑它的性能,还要把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的应用作为我们创新的目标。积极发展农村各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将是我们研究开发的主要目标,也是国际合作方面的一个主要目标。 提问:部长你好,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我想问一下合作重点有五个优先的方面,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这五个优先方面以前没有特别强调或者是特别明确,如果国际上想和我们合作,在门槛上或者是有一些限制。刚才讲到互惠互利,国际上如果同我们进行科技合作,有什么互惠互利的举措,能否简单说一下? 尚勇:首先这五个方面在国际合作方面都有比较雄厚的基础,把这五个方面作为重点,首先是我们国家的需求,同时我们也是通过国际合作来进一步增强我们的优势。所以我刚才说到,出台这个计划是建立一个平台,要吸引更多的国外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来参与各方面的合作。
![]() |